如果有必要,杨锐可以削掉教授的面子。
大约半个小时后,提问的人越来越少了,渐渐的趋于平静。
蔡教授讶然的看向两边。在座的人,讨论起学术来,可没有一个矜持的,眼前的场景和学生的毕业答辩很像,但从来从来只有教授把学生问的说不出话的,问到没有问题的,可实在出人意料。
“没有问问题的,那就结束了。”蔡教授不可能让沉默继续下去。
“等一等,我还有点问题,想再考虑一下。”有人轻声说了一句。
杨锐看了过去,正是适才提问比较多的魏副教授。
如果现在结束诘问,就意味着杨锐取得了优势,之后再建立实验室的话,很可能真的以他为主。对于想要加入其中的魏副教授,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在场的先生们,最期望的其实是主导实验室,然后让杨锐辅助自己,而非相反。
魏副教授一开口,刚才积极发言的几个人也意识到了原因,又有人提出思考。
富教授虽然不想与杨锐共事,但本着“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原则,也支持魏副教授道:“稍等一下,我也有两个问题想整理一下。”
……
“这样,咱们休息十分钟,然后再开会。”蔡教授看了一下表,道:“会议再进行一个小时,提问和回答的人,都好好准备一下。”
教授们纷纷起身离场,聚成一团一团的,互相讨论着刚才的话题,会议室内外,顿时像是一块培养皿似的,布满了乱七八糟的菌落。
蔡教授慢吞吞的出去,耳边皆是钾通道的种种议论,不禁暗暗咋舌。
这样的情况可是很少见的,虽然钾通道是生物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但就像是一场世界大战似的,前沿和热点并非是不变的,也并非是唯一的,这么多人参与进来,而且讨论的颇为深入,哪怕是会议期间也很少见。
“杨锐的带动能力还挺厉害的。”蔡教授来到唐集中身边,小声的说了一句。
唐集中面带得色,道:“杨锐点抓的准确,而且,解决问题趋向于普遍化,非常难得。”
同样是解决一个问题,特异性的解决也许能解决问题,但却仅止于解决问题而已,影响力有限。科研追逐的一向是普遍化的问题解决,希望以点带面,通过一个问题,解决一大片的问题。
不过,普遍化的解决问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有的问题也许需要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普遍化的解决。
蔡教授点点头,道:“钾通道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前列,仅此一点,就很了不得了,而且才20岁的年纪。”
“年龄小,在科研上是优势,在争取科研条件的时候,反而变成劣势了。”唐集中从侧面帮杨锐说话。
蔡教授笑笑,说:“我们已经尽可能的提供好的条件了,再说了,杨锐今年还是大一,我们也做不了太多了。”
“国外有的大学,20岁的学生都读到博士了,现在是咱们的教学方式落后,不能因此惩罚杨锐吧。”
“没有人惩罚他啊。”蔡教授装听不懂。
唐教授呵呵一笑,又换了个方向道:“咱们生物系今年的报告好些了,钾通道的研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有突破性进展,这在北京的大学都是独一份吧。”
第669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