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绿树成荫的小路,杨锐脚步悠闲的来到实验室门前,然后看着学生在那里叮叮当当的敲钉子。
“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实验室合作试验项目处?”杨锐看着中英日三种语言的牌子,有点好笑。
如果是合作实验室,或者共建实验室,那都是有明确标准的,最起码有一个明确的基础要求。但是,实验室合作试验项目处又是什么鬼?
“刘院长让挂的牌子吗?”杨锐问钉钉子的学生。
后者骑着梯子点头,道:“里面也有个牌子,一样的。”
进到里面的走廊,正面的一排铜牌中,果然出现了字数极多的《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实验室合作试验项目处》,放在下面一层,字迹偏小——当然,这么多字,字体当然要小了。
“刘院长真厉害。”杨锐摇摇头,进到了实验室里。
孙汝岳等人已经开始做实验了。
不管是什么狗,通常都要起的早,做的多,科研狗也不例外,杨锐毫无同情心的检查他们的工作,然后听报告,解答问题,布置更多的任务……
科研狗的生活在大部分时间,就是如此的无趣繁忙。
但是,给他们放假从来是最糟的选择。就像是艺术家会有创作高峰期一样,科研员也有自己的科研高峰期,而在此之前的铺垫,永远都是无穷无尽的练习。
当然,如果放弃科研进入社会,那科研狗的大部分练习都是毫无作用的,就好像浪费了时间一样。
但这种风险,却是想要做科研的学生所必须承担的。
“杨哥,你的信取过来了,有外国的邮包。”新新人叶凯宁提醒了杨锐一句,但不再像是以前那样大呼小叫了。
杨锐几乎每周都能收到两三封来自外国的信件,与东大的加藤交流以后,还要增加多封电报,忙碌程度不逊色于电子邮件时代的普通人。
也就是邮包稍微罕见些,多数意味着有好东西寄过来。
就80年代的状态,外国的坩埚都是好东西。
杨锐点点头,继续做自己的事情,等把实验室的工作处理完毕以后,才找地方坐下,摊开纸笔,一封封的粗暴的撕开邮件。
大部分信件都属于交流性质的,还有母亲的嘘寒问暖,杨锐认真的回了信,然后开始拆邮包。
来自《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的期刊露了出来。
“我们上一篇论文发表了。”杨锐呵的笑了一声,直接抽出样刊看了起来。
虽然是一个名字很长的期刊,但它的影响因子并不低,常年在3。5左右徘徊。当然,它的行业内地位要逊色于《jc》不少,但作为一篇简单的短平快论文,能发表到这样的期刊上,已经非常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的审稿非常快,这也符合短平快的意义。
孙汝岳、王耀武和叶凯宁全都丢下东西,呼啦一下子围了上来。
稍远一点,实验室里其他组的学生也都凑上来看。
第696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