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作者:三胖
第707章
“有啥好处?”
“一般是管吃管喝几天时间,临走了还送礼物,不过,可口可乐的麻烦事挺多的,你要注意。”许正平又继续说了可口可乐的事情。
80年代初就进入中国,想要让每个中国人都喝上可口可乐的可口可乐,建厂期间颇为野心勃勃。
然而,在体制改革以前,任何一次中外合作都可能留下牙印,甚至有中央大佬点名批评可口可乐。
如果是一般的小公司,甚至国企,这都是支持不住的,但可口可乐的爪子却生的够长,破了再试,得以继续了下来。
杨锐又小声问:“那我的任务,就是看了?”
“差不多吧,中粮觉得咱们生物系也管可乐,就下了请帖,不去白不去,就当出差了。”
“明白了。”杨锐对可口可乐工厂还是挺感兴趣的。对于这个奖励,他自然是极为满意。
许正平笑一笑,回头去做自己的实验了,短平快的项目虽然少有积累,引用多半也少,但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几个实验积累下来,结果又有不同。
……
80年代的可口可乐运行的是很艰难的,但是,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可口可乐的胆儿也是非常大的,其经营能力亦是强的过分。
在49年退出中国大陆以后,可口可乐的回归始于76年,经过3年的筹备和谈判以后,79年正式进入中国。
应该说,可口可乐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吃螃蟹的外企。
在很长一段时间,可口可乐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晴雨表。
一旦中央发布了什么新的政策法规,外企首先观察的就是可口可乐。
比如在1982年,可口可乐受到了重重审查和限制,同一时间,也正是所谓的改革的倒春寒,许多运气不够和智商不够的企业纷纷垮掉。
可口可乐通过中粮集团,通过各种国内外的关系,涉水通过。
在杨锐看来,可口可乐非常像是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他们是那种最纯粹的资本公司,没什么节操,没什么底线,但却能力巨大,为了赚钱,他们却能不厌其烦,不畏艰难险阻的冲破重重阻碍,最终改变世界。
至于被改变的世界是好是坏,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只是被改变的世界是不是更好赚钱的,这样的企业,与其说是公司,不如说是东印度公司。
不过,在1984年的中国,可口可乐的存在,显然是对中国人有利的。
他们或许没有卖出几瓶可乐,但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影响,远远胜过可乐本身。
也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对封闭式的中国政府,产生诸多的影响力。
1984年的时代杂志,就有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
可口可乐的工厂设在北京五里店,原本是中粮公司下属北京分公司的烤鸭厂的车间,经过外观整修以后,倒也看的过去。
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工厂,也无法要求更多,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感受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