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强咧嘴笑两声,接着继续叫苦:“出版还要有人要才行,新华书店不收,我也不知道卖哪里去……”
“卖不掉送我,我帮你收藏着,哎呀,我啥时候才能出本书呀,老板!”
杨锐撇撇嘴:“你先得写本书呀。”
“写了就给出?”
“老李是自费的,你要是每个月拿150的工资,我给你出。”
“那算了,我自己想办法。”王晓芸低头了,心里却是突然涌起了自费出书的念头。
其实,不止是他,实验室里的其他人,也都有了出书的心思。
中国人将“立言”看的很重,如果是地方厂矿,能在报纸上发表一篇豆腐块文章,都要兴奋的炫耀好几天。学校里稍微矜持一点,但谁要是写了书,那也一定是大鸣大放的炫耀了。
就84年的当下,除了杨锐的实验室能开出几百上千元的工资,普通的研究所都要吃不起饭了,自费出书根本不流行,人们也不分这个。
因此,当几个人算到,他们只要几个月的工资就能出一本书的时候,顿时一个个心痒难耐起来。
相对于他们以前几十一百多块的工资,杨锐开出的薪水,他们根本花不完,除了买房,他们的钱也只能存在银行了。
不过,要出书,首先要写本书出来。
而且,这本书之后是炫耀的资本,是要给人看的。
这么一想,几个人手底下不自觉的都动
写书不是容易的事,写学术专著更难。?乐?文?首发】
对于没有书稿的段波、张学通,甚至黄茂和涂宪等人来说,首先确定专著的方向就不容易,之后,再想到这本书挂着自己的名字,可能要跟着自己一辈子,被所有的对手看到,再要写它就更难了。
所以,大家虽然羡慕着李文强,可真正动笔的却没有几个。
这也让杨锐看出了李文强的不同,要不然人家以后是三国院士呢,就是动乱年间,人家也在闷着头读书搞理论,有机会就验证,没机会就继续闷头读书,一本两三百页的专著改了又改也不嫌烦。
可以说,在大家两眼望天觉得绝望的年间,李文强完成了自我积累,而且,他学习的速度很快,或者说,利用时间的效率很高,这才开始正常研究没几年,他把能验证的东西都验证了,书也改的差不多了。
可以想见,再过几年,李文强在个人研究方面,肯定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成功,则长出牛角,失败,则继续积蓄力量。
其他几个人在未来,虽然不是院士级的就是长江学者级的,可他们这几年时间可没有这般努力,最起码,研究的深度不够,以后还有的忙呢。
李文强轻松的确定书皮封面,轻松的确定书页纸张,轻松的确定印刷字号……史贵没有让他等太久,李文强就得到了300本写着自己名字,热乎乎的铅印。
一番折腾以后,李文强的发际线仿佛都恢复了两厘米似的。
“恭喜呀。”
第777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