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作者:三胖
第989章
实际上,就是因为它又简单又重要,才在科学界普及的如此之快,才将生物学和人类生活改变的如此之大。
在pcr之前,如果有人想做一次亲子鉴定,那就有得等了,钱也得准备的足足的,但在pcr之后,尤其是杨锐的完整版pcr之后,至少普通的西方人的收入是足以轻松的做一次亲子鉴定了,离婚律师们要是能捐款的话,不知道得多积极。
刑侦领域和医学领域被改变的更多,学术界的地质系,尤其是古生物和古人类领域,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取恐龙和古人类的诱惑,让世界名校纷纷加大投入。
这样的pcr,实在是有太多太多可以说的东西了。
记者李冲和纪录片的王导演,也是做了pcr的采访以后,才了解到它的影响如此之广,而经过他们精彩剪辑的采访报道,也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当然,相比日后数十个卫星台,无数的网站新闻争夺来说,现在的电视台的报道,要引起轰动并不是太难。
一般的观众,好不容易买了电视,就能收到两三个频道,换来换去,也是换不丢的。
而买了电视的家庭,到了晚上,断然是没有不开机的。就是你不想开,左邻右舍的吃完饭了,都要准时到你家里来报道,你不想开电视也得开。
节目的数量也很少,质量更是堪忧,像是用一台摄像机拍出来的西游记用了6年时间,要是连续24小时放映的话,一天就能放完了,所以,重映是很平常的事。
而正是这些80年代人看起来平常,21世纪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电视圈的现状,造就了电视媒体的一代繁荣。
头天播出来的节目,第二天就全民皆知,第三天就报纸讨论,第四天就********的节奏,重复了不知多少多少次。
而在北大,大家对pcr的讨论,更是火的不能再火。
更有人在私下里,悄悄的传播着电视节目里,并未播出的部分。
“听说pcr是要得诺贝尔奖的。”
“不是要得诺贝尔奖,是要得诺贝尔奖提名。”
“电视里为什么不说?”
“是可能要提名,明年四月份才提名,如果人家最后没有提名,电视台不是要傻了,所以不能说。”
北大的讨论,很快自内而外的传播了出去,没两天的功夫,就有报纸开始了自发的讨论。
与电视台的严谨正相反,现在的报纸或许是太多了的缘故,每天的新闻消息根本不够登,于是出现了讨论版的热烈,就是将读者或者专家或者行业内人士,分成辩论双方,对一条评论进行讨论,报纸同时刊登正反两方的意见和文章。
简略的说,就是高成本的油印论坛。
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大v们……作者们,或者出于守序中立,或者出于守序善良,或者出于绝对中立或者中立善良,纷繁的讨论着每一个新闻热点。
比如曾经的潘晓事件,相关的讨论如果全部剪报整理出来,能放满满一个屋子都不止。
而在1984的新学年,杨锐成为了新闻热点。
从高考状元,一直到pcr的可能获奖,过去一年的杨锐,实在是制造了太多的新闻热点了。
而他以前的新闻也被翻了出来,被人重温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