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作者:三胖
第994章
“如果是自己做出了突破性的研究,那肯定会不自觉的加班,因为兴奋嘛,不过,如果是常态化的研究加班呢,春节也愿意加班吗?”杨锐问的很仔细。
虽然说,80年代的学者们,还保留着一些战天斗地的精神,但精神是不能当饭吃的,该疲倦的时候会疲倦,该倦怠的时候会倦怠。
做两弹一星的研究者们,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气运,自然是须臾不敢停怠,但在普通的生物学实验室里,日复一日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极枯燥的,这种时候,与其说研究者有什么精神*,不如说是制度和工作惯性维持着他们继续工作。
人体基因组计划是一个庞大而严密的项目,非常重要也非常大胆,但在具体而微的工作中,这是一项堪比码农的超级项目,每一个人体基因的测序归根结底都不太难,天才的大脑用在如何测序和加速测序方面,比如pcr,而到了真真测序的一步,全都是繁重的重复性体力活。
杨锐不得不尝试着筛选一些吃苦耐劳的牛们出来。
楚怀明再次毫不迟疑的说:“只要有研究做,加班我乐意。”
刘宇庄再次落后了一些,道:“加班肯定也是愿意……”
“你能承受多久的加班,每天加班4个小时,一周工作110个小时,受得了吗?”杨锐差不多是按极限状态计算了。
一周110个小时,等于一周七天都工作,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而一天24个小时,正常人的睡眠都在8小时左右。
刘宇庄这么一算,顿时吓坏了:“离子通道实验室要加班这么久?”
“你得有这个心理预期,到时候,可能加班的时间短一点,但忙起来,比这个时间长也是有可能的。”杨锐完全不用在乎劳动法什么的,现在不讲这个。
大部分企业,给加班的员工多分几块钱的奖金,大会里表彰一下,就算是良心了。
当然,一周110个小时这样的要求,几乎没有哪个国企能够或者曾经达到过。
刘宇庄现在知道北理的人为什么逃之夭夭了。
“这么一来,就是全部时间都耗在实验室了,要多久?”刘宇庄心里拿捏着。
杨锐淡然道:“三年时间吧。”
“三年?三年都能读一个博士出来了。”
“在国外读ph,一周110个小时,还真不一定能三年毕业。”杨锐笑呵呵的解释,却怎么都让人感受不到宽慰。
……
“离子通道实验室如果真是这样的要求,那我们就只能服从了。”刘宇庄权衡利弊,不是很情愿的说。
一天工作110个小时的事,他以前也是做过的,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疯狂工作的经历啊。
但他现在都40岁了,不说身体是否吃得消,就是家庭的负担就已经很沉重了。刘宇庄不像是楚怀明孤家寡人一个,连儿子都已经招工走了,刘宇庄有三个孩子,全都在读书,最大的已经到了要高考的年纪,说起来比杨锐也小不了几岁,而这个时期,正是最需要用钱,也最需要家长辅导的时间。
当然,刘宇庄对于人体基因组计划还是相当有热情的,年届四十也是男人最后一次奋斗的时期,奋勇一争,说不定就会到达新的天地。
在杨锐严厉的眼神下,刘宇庄给出了一个莫能两可的答案:服从实验室的调派。
照他想来,110个小时的疯狂工作,总不可能持续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