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生枭作者:沙漠
第一五四四章天道
楚欢若有所思,此时苏仲彦却已经送上茶来,在太爷和楚欢中间放了张茶案,放下刚刚泡好的茶,便lìkè退了下去。
“楚督,其实你也明白,当初朝廷派你来西北,其真正的目的,也不过是希望找个人在西北搞平衡。”老太爷端起茶杯,拿起茶盖,撩了撩茶末,吹了口气,品了口,才jìxù道:“朝廷当时也知道朱凌岳在西北已经成了气候,如果放任不管,整个西北,便将完全失去控制,成为独立的王国。只是朝廷当时已经虚弱,想要插手西北,却有心无力……!”凝视着楚欢,道:“这么说吧,其实秦国立国之后,对西北三道,从来只有威压,并无威服。”
“哦?”
老太爷淡淡笑道:“你仔细看看西北立国之后对西北的历史,就该明白,西北其实从没有真正完全融入秦国。我已经老了,有些犯忌讳的话,也不怕说,这颗老头颅也不值什么钱,所以有些话是不怕忌讳的。前朝的时候,华朝用了两百年的时间,出了几位明君,施行仁政,老bǎixìng在华朝的时候,也算过了些好日子,所以都知道有个华朝。你要知道,华朝当年灭吴,前前后后总共是用了十年,立国之后,又打了近十五年,才将整个天下shōurù囊中,可是你可知道,让天下万民真正臣服,又花了少年?”
“其他地方也就不说,这西北之地,华朝立国三十年,还是征乱不息,后来出了两个有为的明君,施行仁政近四十年,西北老bǎixìng真正受到了华朝的恩惠,觉得上面的皇帝还知道体恤老bǎixìng,这才渐渐接受了华朝,换句话说,仅这西北的老bǎixìng,直到华朝建立近七十年,历经五个皇帝,受到了施行仁政的好处,这才真正归心。”老太爷慢悠悠道:“人心其实不是那么好收服的,需要时间,也需要仁政,华朝真正得到西北人心,花了近七十年,才让西北人真正愿意从心里承认自己是大华人,那么现在的秦朝呢?”他抬起手,竖起两根手指头,“二十年,位子上的还是立国之君,即使这位秦国的国君终其生huīfù民生,为民谋福祉,也未必真的能让老bǎixìng真正归心,除非他的儿子,他的孙子jìxù施行仁政,jìxù收复民心,天下bǎixìng才会慢慢归心……。”
楚欢微微颔首,“得民心者的天下,如果没有民心,也就没有天下。”
“便是zhègè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老太爷含笑道:“不得不说,当今这位秦国的皇帝,其武功确实了得,统帅大秦铁骑,横扫八方,立国之后,也几乎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了国内所有的势力……而且他也曾想过要励精图治,如果他当真生勤政爱民,再有几个有为的后事之君jìxù施行仁政与民休息,或许用上个几十年,也能让老bǎixìng归心……只可惜他励精图治不过十来年,老bǎixìng还没有缓过气来,他就像变了个人,从个本应该大有作为的有为之君下子变成了个不顾民生的暴虐之君,你说,这短短二十年,天下人就会对秦国有归属感?”
楚欢微沉吟,摇了摇头。
他知道老太爷今日这番话,恐怕都是早有zhǔnbèi,或许老太爷jiùshì等着自己过来,向自己说出这番话。
楚欢也不得不承认,老太爷的话虽然不好在外张扬,但是他所说的话,却是大有道理。
秦国虽然已经建立二十年,但是想让天下bǎixìng归心,却绝非短短二十年所能做到,这就如同人与人之间样,只要相互完全熟悉,而且感知到对方对自己的友善,才能从相识到相熟、从相熟到相知,jīngguò时间的累积,才能产生对对方的信任。
老太爷所说不错,秦国不但见过的时间太短,而且没有恩惠于bǎixìng,这种情况下,想让bǎixìng对大秦帝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实在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咱们再说西北,秦国立国之后,西北人心直没有真正的归附,皇帝当然了解这点,如果他采取怀柔之策,善加安抚,结果可能会好很,但shíjì上,从秦国立国之后,皇帝采取的直都是先关中再关外的策略,他想的是先要收买住关内bǎixìng的民心,完全控制住关内,然后再腾出手收服关外人心。”老太爷虽然年事已高,看上去苍老如枯槁,可是思维依然清晰,脑中依然清明,“便是关外,也分关东和咱们guānxì,他亦是先关东再关西,说得不好听,如果都是他的孩子,这关西便是最不得宠的孩子。”
楚欢听老太爷番言语,渐渐明白其中yuángù,也才明白,为何老太爷开始便说西北人对大秦并无太眷恋之心,显然秦帝国在立国之后,对西北直都没有太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