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咋的就消谴起我老程了?”程伯献仍是没有回过神来。
崔贺俭也在笑,“我看也是非老程莫属!”
薛绍看到,刘冕在旁没有作声。
估计,刘仁轨这位当朝重臣、功勋名将的孙子,心里也是有点想法的。其实在所有的六品千牛当中,程伯献是最接近中郎将的,而刘冕的背景可以说是最结实的!
“我发表下拙见。”薛绍说道,“程伯献与刘冕,二位xiōngdì当仁不让!”
二人?
众人听,心中恍然大悟——好嘛,李仙童这是要被扫地出门了!
权位之争向来jiùshì这样,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家欢喜家愁。李仙童既然在这场将军之位的争夺当中败下了阵来,左奉宸卫里就再无他的立锥之地!
“我没意见!”程齐之第时间表示认同。他和程伯献的guānxì向来最铁,虽然二人不是有着血缘guānxì的本家xiōngdì,但胜似亲xiōngdì。“槊不过程”听起来好似二人并肩等齐,但shíjì上程齐之直都像是程伯献的跟班小弟,两人还都是乐此不疲。
薛绍甚至有过错觉,二程,有如攻受。
“我也认为,薛将军所言极是妥当!”崔贺俭也发表了意见。官位的争夺最讲究的jiùshì资历、威望与身家背景,崔贺俭很有自知之明,论资历与威望他远不如程伯献,论身家背景他远比不上尚书左仆射刘仁轨的嫡孙刘冕。
“xiōngdì们都能深铭大义达成共识,这是最好不过的了!”周季童是如释重负的吁了口气,中郎将的空位交给谁,这密切guānxì到卫府上下和他本人的wèizhì是否稳定。
这本是个让周季童非常头疼和担忧的问题,薛绍随手拍信口开,轻松就替他解决了。周季童的心里,对薛绍加的感激和佩服。
薛绍zhègè导演了卫府权位之争的“幕后黑后”却在旁没心没肺的坏笑,“怎么感觉,我们是在坐地分赃呢?”
“hāhā哈!”
群人大笑,有如战争得胜之后的欢呼。
权位之争也是战争,只不过这是场看不到刀剑与硝烟的战争,结局却是同样的成王败寇。
餐饭吃完,左奉宸卫内部就已是大局已定。
如果没有太大的yì;,周季童将顺利接掌将军之位。此前他主演的那出挨揍的“苦肉计”也算是收获了巨大的回报。及时转换阵营的四御刀也得了好处,程伯献与刘冕的好处最实在,直接晋升中郎将。同时,崔贺俭与程齐之就算心里会有点失望,但能有所指望——跟着薛绍,果然没错!
只有薛绍仍是那个六品千牛背身,外人或许完全看不出他个初来卫府的人,发生了什么变化。也就只有左奉宸卫内部的高层才会心里明白,虽然薛绍不显山不露水,但将军和中郎将都是他亲手捧上去的。
以后,哪怕是薛绍离开了左奉宸卫,这里仍是他的地盘!——这jiùshì薛绍“志不在此”的终极biǎoxiàn形式。
宴罢之后,薛绍等人回了自己的官署,各自向自己的属下和亲近的同僚传达“精神”。只消夜的时间,左奉宸卫内部就能达到意志上的统。以往周季童的拥护者自然是欢欣鼓舞,李仙童的党羽要么改弦易张要么扫地出门,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就从这夜开始,左奉宸卫里开始严格禁赌。因为,以往李仙童zhègè“大东家”最是喜欢邀人聚赌,每日无赌不欢,连饭堂里正在用餐的人数是奇是偶都能赌。
现在周季童要上位了,聚赌就被列入了要被严惩的恶习,变向的jiùshì在批驳李仙童,贬低他在卫府里的声望。
薛绍反思此事,山难容二虎,古人诚不相欺。以往左奉宸卫内部是二童并立,派系分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势力的此消彼长,终将消弥派系统号令。
同样的,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就连历史的走势也大致如此!
这样的争夺,从来都是血淋淋的。若有家春风得意,必有家尸血满门。历史从来都是shènglì者书写,于是失败的方非但是身败,往往还伴着名裂。
因此,很在历史上受尽骂名的人,他所犯的最大的错其实是——他失败了。
比如历史上那个冤死狱中的薛绍,就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再比如被自己的儿子和亲手提拔的重臣赶下台的武则天,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上官婉儿;还有被自己的侄儿李隆基杀死然后同样被扣上了谋反帽子的,太平公主!.
【之前发在作品相关里的点东西纯属fèihuà,心里负能量太发泄下,把我的书友当了朋友,聊聊而已。三百就三百,我们,走着!】
第191章成王败寇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