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撒个渔网捞相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7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千崖大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前朝时期,每个月的二十八开集,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只是周围村落里的妇孺几乎没人过来赶这个集,原因只有一个,交通不便利。

因为还得坐船。

故此过来赶集的一般都是岛上的人和停靠在此的过路的天南海北的商家,人一杂,集上的货物也杂,卖啥的都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

老妇人约莫六十岁左右的年纪,慈眉善目的,满头白发上斜斜地别着一只木簪,她上下打量了麦穗一眼,笑道:“姑娘,你是从外地来的吧?怎么就你一个人呢?”

“大娘,我是鱼嘴镇过来的,我夫君去附近送货,我在这里等他,顺便随便逛逛。”麦穗生性谨慎,没说自己迷了路,故作镇定道,“您忙,我四处看看。”

“姑娘,你且不可走远了。”老妇人看了看四下里,压低声音道,“海上不宁,岛上也跟着不安稳呐,那些海蛮子每次得了手,都会来岛上花天酒地一番,谁知道这集市上来了多少海蛮子,你可得小心点才是。”

“多谢大娘提醒,我会小心的。”麦穗不以为然地笑笑,青天白日的,还能有什么事情,难不成那些海蛮子还能明目张胆地抢人不成?

想到萧景田,她心里又是一阵气。

她决定在集上好好逛逛。

反正他也不在乎她。

说不定这个时候早就带着小六子去捕鱼去了。

麦穗在集上溜达了一会儿,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简直是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个集没有一天工夫是逛不完的。

麦穗没有多少时间乱逛,便一头扎进了海货市场,她发现这里的干鱼卖得比较好,人们买的时候,往往都是一篮子一篮子的买,其中卖得最多的是一种名叫海娃娃的干鱼。

这种鱼麦穗认识,这海娃娃鱼只能晒成干鱼来吃,新鲜的时候反而不能吃。

因为它的鱼肉太鲜嫩,熬到锅里反而成了一锅粥,若是用盐腌制了,再晒成干鱼,吃的时候,用锅蒸了,去头去刺后,把鱼肉跟大葱拌了吃,则是一道昂贵的海鲜凉菜。

如果把这种海娃娃鱼晒成鱼干,拿到这里来卖,肯定会好卖的,问了问海娃娃鱼干的价钱,麦穗心里很是惊喜,晒制这种的鱼干的利润还是很高的,太过瘾了有没有?

她决定回去以后就去鱼嘴镇鱼市看看这种海娃娃鱼的鲜鱼价和干鱼价,若是鱼嘴镇的价钱比这里低上一些,这个生意就能做。

反正萧景田的船每次出海都会路过这里,千崖岛的大集又是一个月一次,她过来赶这个集,其实也很方便。

想着想着,麦穗又兴奋起来。

戏台上已经开锣弹唱,咿咿呀呀的唱曲声响彻整个集市。

麦穗生热闹,便兴致勃勃地去了戏台那边,虽然听不懂台上唱得啥,但她很喜欢这个氛围。

没有人陪着也无所谓,只要自己高兴就行。

看戏的人很多。

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靠得近了,反而看不到台上。

麦穗见不远处有个八角凉亭,人不多,便也提着裙摆站了上去。

三三两两的人进来,又出去。

不一会儿,凉亭下只剩了麦穗一个人。

麦穗听了一会儿戏,顿觉无趣,便走到石桌前坐下来,准备歇歇脚细细地看着石桌上刻着的栩栩如生的牡丹暗纹,心里暗叹古代的能工巧匠,不过是一个石桌,竟然刻上了十八种

分卷阅读75

分卷阅读7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