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些养尊处优的王子王孙不同,这个朱聿键在牢狱中度过半生,监牢之中,唯有读书一事可做。
因此上,朱聿键也是一名饱读诗书之人。听皇帝要让朱氏子孙读书学习,还要参加科举,朱佑俭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这是皇帝给他指出了一条报国,且实现自己平生抱负的路。
若是能够参加科举,并且中举的话,那就可以做官,到时候,自然可以有所作为。
朱佑俭听了南阳王的话,笑道:“好,哈哈!这样,去年进行过科举考试。朕想今年开恩科。”
“恩科?”朱聿键眼中放出光彩。
这科举的举行,是四年一次,上一次科举是去崇祯十六年。也就是说,去年已经举行过科举了。
而恩科,通常是在这四年之内,本来不应该开科举的,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比如皇帝、皇太后整寿,皇帝大婚,立太子等等原因,特殊加开一次的。
朱聿键听皇帝先说要朱氏子孙参加科举,然后紧跟着就要在今年进行科举考试,这摆明了皇帝要给自己机会。
思索间,就听朱佑俭又道:“南阳王,比起那些进太学的朱氏子孙,你的年龄有些大了,辈分也不小,所以,你一定刻苦读书,给朱氏子孙做个榜样!”
南阳王朱聿键跪拜,说了一些表忠心的话。不过,如今,他已经过不惑了,心中虽然激动,可也有两个疑问。
第一个,就是这皇帝怎么变得如此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尤其是朱聿键起兵之时,这个崇祯皇帝亲自写信,呵斥他如何如何的大不敬,字里行间,都是担心自己篡逆自立,做第二个康王赵构。
可现在,这皇帝如此大胆,鼓励自己做一番事业,态度也是情真意切,这反差是从何而来。
第二个问题,朱聿键干脆,直接问了出来。
“陛下,若要举行科举考试,是在北京,还是在应天?”
“应天。”
朱聿键眉头请皱道:“陛下,难道那些传闻是真的?”
朱佑俭和释衍和尚相识一笑,然后慢慢道:“南阳王,没错,朕,是要迁都。不过,还是以剿灭南方的李自成为借口。”
听皇帝这么说,朱聿键大着胆子,轻声说道:“陛下,为天下,为社稷,切勿南迁呀!”
朱佑俭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看朱聿键的脸色。现在的朱聿键面无惧色,只是脸上有些苍白,估计他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来劝说自己。
“南阳王,”释衍和尚道:“自圣上要下决心南迁,很多大臣反对,借口吗,也都是说为天下、为社稷,请陛下不要南迁。”
朱佑俭接过话,说道:“是呀,他们之所以不同意,那是他们有自己的私心。不过,南阳王啊,朕相信,你是出于大义,出于对大明江山的忠贞。那些大臣,呵呵,真正为社稷的不多,更多的,是想博一个美名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