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热情的就是李姨,她和女儿两人都在露天上班,云凤让她帮忙买房子,云凤知道挣了二百块钱,是可以买到房子的。
前世她没有要这个钱,没有看出云世济两口子这样财黑,还好得了展红英几个人的助力,要不,云世济两口子绝不会给她这个钱。
如果九十块钱能买一个一间的小房,她就买了先住着,买不上的话就租住。
云凤知道李姨是下午班,留心要了她的地址,她家就在沟子北,云凤在饭店买了一个馒头,没有买菜。
边走边吃,很快就到了李姨家,东北的天亮的早,李姨一家已经起来。
她咚咚的敲门,立即跑出一个姑娘,隔着栅栏看得清,就是李姨的女儿刘兰云:“啊!是云凤啊!怎么这样早,你怎么没上班?问云段长,他不告诉,我想去找你呢。”
云凤看她的亲热劲儿,心里一暖:“我摔了一下儿,躺了好几天。”
“真是的,要不这样瘦了,比前几天还瘦!”刘兰云表情很疼得慌。
“是瘦了点儿。”云凤只有这样说。
是事实……
“云段长家的生活不错,怎么歇着也这样瘦?”刘兰云感叹道:“你是不是吃啥都不会胖的人,我真羡慕你,我吃好的就胖,真没招儿!”
刘家的生活很好,她父亲是中学教导主任,姐姐也是教师,她在待岗,就和母亲一起下露天,两人一个月一百多,还舍得吃。
哥哥结婚有公房,不用攒多少钱。
东北比关里的物资丰富,随便得多,大米白~面都能买到。
有钱的人家的生活还是好很多。
要是能干的人家,秋后下农场捡黄豆,换二百斤油的都有。
刘兰云和母亲很能干,年年秋后下农场捡苞米和黄豆,还能喂十几只下蛋鸡,大公鸡留着八月节和过年吃肉。他们生活的真是不错。
寒暄几句见面的话,刘兰云就将云凤往里让。他们的院子是两大间老少屋的结构,两大间两小间,可以住十来口人。
中间有一个过道,后边就是厨房。
以前公家盖的房子都是这样的结构,他们这房子也是买的公家的。
栅栏院子土坯墙,就是典型的六十年代鹤市的房子。
李春梅已经迎出来:“云凤啊!你真早!”她是刘兰云的母亲。
又出来一个男子,个子不算高,四方大脸,身体不胖。
这个时期的人没有特别胖的,只有特殊行业食堂,饭店,屠宰场,商店卖肉的。
有油水的吃的很胖,当老师的可没有油水。
云凤估摸着这就是刘兰云的父亲:“是姨夫吧?”这个地方的人这个时期的小姑娘管长辈的不是亲戚的女人都叫姨,跟她们的丈夫就叫姨夫。
“对!”李春梅笑道:“就是你姨夫,这就是云段长的侄女,叫云凤。”李春梅给丈夫介绍。
李姨夫叫刘长江,在市里三中是教导主任。温文尔雅,很和气:“云凤姑娘,进来坐吧。”
云凤:“嗳嗳!”答应。
李春梅正在煮挂面:“云凤没有吃饭吧,就捎一起吃。”
云凤笑道:“李姨,不用费心了,我已经吃过饭了。”
“啊!云段长家的饭真早”李春梅说道:“看我们都起晚了。”
云凤说道:“李姨上二班怎么能起的早呢?”
面条熟了,刘兰云给云凤盛了一碗,还有一个荷包蛋:“云凤,你再吃点儿!”
云凤推辞,刘兰云非得要给她吃,云凤说什么也不吃。
分卷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