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真材实料来考试的,不是真来府试的考场上春游的……
衙役的头头粗通文墨,装做不经意的样子,从前面的号房慢慢的向李爹这个号房走,在李爹这个号房前,特意多停顿了几秒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却已经能够让他看清楚李爹草纸上的字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
啧啧……
这一手圆筋光大的小楷可真漂亮……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整个考场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小楷的考生可少啊……而且,也不知道此人用小楷答题是无意还是有意为之,若是有意为之的,能打探到他们府尊大人偏爱小楷,这人也是不简单呢……
衙役头头手指头搓了搓。
这字太漂亮了,他都忍不住用手指头凌空跟着写了几笔。
要知道,他能年纪轻轻就爬上众衙役之首这个位置,也与他粗通文墨且写有一手好小楷有关,为了投其所好,他在小楷上所下的功夫可不少,可仍旧比不得眼前这个考生。
果然,读书人就是读书人!
他敢打包票,只要眼前这个考生写的不是太粗俗浅漏、词不达意,就凭这一手漂亮的小楷,府尊大人都会让他过的。
考虑自己不能站得太久,衙役头头只能遗憾的离开了李爹的号房前,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会转回来。于是,衙役们发现自家头头满场就爱去两个号房,而这两个号房都用黑粗陶罐煮着同样的东西,一看就是一家人……
于是关于自头头是个吃货的传言不经而走……
李爹可不知道有人正极其的欣赏他的字,一旦沉浸在破题之中,李爹基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儿的,就算外面打雷都惊不动他的。直到李爹一口气写完了《四书》题,又仔细审读了一遍,改了几个自觉用得不够好的词,答出一篇让他较为满意的文章后,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然后摸了摸肚子—饿了。
看看天色似乎已经过半,正午的光景,正是吃饭的时候。
李爹这时才想起来他的面。
煮了这么长的时间,怕是都煮化了吧?!也行,煮化了,他就喝面汤。
雁回可说了,这回她做的是海鲜底,加了什么叫海参的东西,据说可以缓解疲劳的。
这一次府试,因为发卷之前,李爹就服下了凝神静气的药丸,所以,一点儿紧张感都没有。答题速度也快,他倒是没太大的疲劳感,只是肚饿得厉害。
将试卷收好放到考篮里,李爹用汗巾垫着将黑粗陶罐小心的端下来。
陶罐盖上的鸡蛋辣酱饼被烘焙微微有些焦,吃起来外脆里糯,香气四溢……里面的面条果然已经炖化成了面疙瘩,原本他加了不少的水,现在也都熬得只有一碗汤了。
海鲜面疙瘩汤,配脆脆的鸡蛋饼,李爹吃得超满足。
谢越彦也同样很满足。
一碗热汤面入肚,他的鬓角竟然微微的出了汗。
这丫头好像又放了胡椒。
李爹和谢越彦吃得满足,下午答题的速度也更快了起来,两人几乎是一前一后交卷了的。谢越彦交卷快,那是很平常的事情。李爹之所以超常发挥,一是他的心态已经越来越好;二是他着急着回去看李雁回。
那孩子可还一个人留在客栈里呢,也不知道她怕不怕。
李爹在离开考场时,还听见从考场上传来一声惨嚎
分卷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