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仁书院的学子大部份都要参加,李爹、谢越彦、宋松安早就约好了要结伴而行。
“此次去福州有三条路可选。”
“一是从建宁府到延平府再到福州。二是从漳州府到泉州府再到福州。”
“这两条都是旱路。”
“最后一条是水路。乘船从汀州至邵武府再转旱路到福州。”
“我个人倾向于第三条路。”
谢越彦找了一幅大肃地图,将每一条路一一指给李爹和宋松安看。
宋松安对谢越彦的安排完全没有意见。
李爹也同意。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除了坐船省时省力省心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身份是秀才,可以免费乘船。
从汀州府至邵武府全程一千七百多公里,要过数十个钞关。
每个钞关都要收过路费。
虽然每关只有几钱,可是,一路下来,还是一笔不少的花费。
而钞关还要对于过往的商船收税。
三十一税。
如果船上运了一万两银两的货物,光税就得交三百多两的税费,这一路下来就是几千两。
但大肃规定:官府的船不收费、太监的船不收费、进士、举人、秀才的船不收费。
因此,这些商船最喜欢的就是招待他们这些秀才一起上船,好吃好喝好伺候,遇到钞关时便将秀才推出去看,这样一路下来能省几千两。
而下船时,还要付给秀才们一些功劳费。
他们便宜,他们也获利。
相伴相生!
而乘船到了邵武府再转旱路到福州,就已经很近了,也就是一天的路程。
这也是李爹同意谢越彦订下的第三条路的原因。
乡试又称秋闱,所参加的学子均为来自各地府学的秀才,怕是不下五千余人。
为了避免租不到心仪客栈的窘境,李爹他们决定仍是提前出发。
此时的李雁回已经十五岁了。
这一年多,李雁回发育得很快,再也不是肥肥的胖丫头,而是娉婷袅娜的丽人。
经过郑大家精心教养,现在的李雁回一颦一笑,都婉转风流,说不出的赏心悦目,越发的让谢越彦放念不下。
谢越彦在心里默默的数着日子,还有两年……
在有两年,等他金榜提名时,就是他将这头肥狐狸叼回窝的时候。
在出发前,谢越彦特意上郑大家这里来辞行。
郑大家看着越发俊美温润的谢越彦,心中感概,时光流逝得真快,转眼间,谢越彦就要乡试了。这一年多,因为雁回在她这里,谢越彦偶尔会到她这里来,她知道,谢越彦其实是为了看李雁回的。
“愿你此行一切顺利!”
“去吧……”
“雁回此时应该在花园呢……”
园里的菊花还未开,她就已经惦记着要做菊花糕了。
李爹那里有了杨娘子一家的照顾,李雁回算是彻底解放了。杨娘子一家都是细心的人,包括大海都能顶半个大人用了。李爹的衣食住行,他们照顾得比李雁回还要细心周到,李雁回没什么不放心的。
此次,李爹去乡试,杨娘子一家都会跟着照顾李爹和谢越彦的衣食住行。
李雁回年纪也大了,就无需跟着去了。
这一年多是李雁回来到古代,过得最舒心快乐的时候。
想着李爹过几天就要出发去乡试了,李雁回就琢磨着做点清火易保存的菊花糕,让李爹他们带着路上吃,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只可惜,花园的菊花含苞未放,害得李雁回一天要看八遍。
天天守在菊花前,恨不得自己代替它们开了。
“
分卷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