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三升,放入锅中, 加水,用炭火徐徐熬干,结成盐卤。
豆豉饼子十块。
豆豉三升,捣成膏状, 加盐五升, 捻作饼子, 晒干。每顿食用枣核大的一块, 可以代替酱菜;
醋布一尺。
粗布一尺, 用浓醋一升浸泡,晒干,再浸再晒,至醋尽为止。食时剪下一寸布放入水里煮。
这些食物可以驰战数旬。
如果班师在道,去境尤远,储贮乏绝,可捡择羸瘦牛马宰杀食用。
牛一头、马一匹可供五十人食用一日,驴一头可供三十人食用一日;
松树皮十斤与米五合同煮至极烂熟,半斤可供一人食用一日;
每人带油麻子半升,如果缺水的话取三十粒含在嘴里,可以止渴。
……
“以上这些多为调料,士兵的主食仍为炒面,偶尔胡饼。”
“炒面行军时装在袋子里,吃的时候用水拌一下。”
“由于炒面太干,没有水送服的话根本无法下咽……”
敬武公主说到这里时,面有戚然之色,显然很是为将士的吃食忧心。
李雁回亦有同感。
她看过谢越彦的父亲写的《钦定兰州纪略》,里面就说“……断水三日,虽有炒面作粮,亦不能下咽”。
炒面太干,吃上三口就会糊嗓子,若无水真是吃不了。
军人抛头颅、撒热血、保家卫国,用他们贫脊的身躯护卫着广厦万间,用命守卫着千万百姓的安居乐业……吃的却是最差的吃食,就这若是无水时还吃不嘴。若是他们能在战场上及时补充体力和热量,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活下来……
李雁回突然很想为这些将士为做些什么……
她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大脑飞快的想着有什么食物可以帮到敬武公主的神枢军……
突然,福至心灵。
别说,还真让她想到一样东西。
“公主,我会做一种伊面。”
“这种面保质期长久,不易霉变,最重要的是可以干吃,亦可以煮吃,水开即食,味道鲜美……”
“公主,要不要试一试……?!”
李雁回激动得杏眼闪亮如星。
李雁回说的这种东西就是三鲜伊面。
在方便面发明以前,中国已有类似的面食称为“伊面”或“伊府面”。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伊秉绶办寿宴,忙乱中厨子误将面条放入滚油中炸熟了,无奈只能将错就错,将已炸熟的面条煮一下,再浇上鸡、海鲜等炖制的高汤。谁知客人们竟赞不绝口,被誉为“伊面”广为流传。
而李雁回能记得这么清楚是要托某丰三鲜伊面的福。
李雁回小时候偶然吃过一次惊为天人。
长大后,赚的钱虽然多了,可是这个牌子的方便面却再难见到踪迹。
犹自记得,当李雁回某一天在大商场看到那熟悉的黄色,超级没质感一百年都没变过包装的某面时,眼泪都要下来了,当下就买了一箱回去。
还是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口感,一点都没变。
李雁回激动的将人家面袋背后印着的故事都记得清清楚楚了。
因此,才有这么深的印象。
“当真?!”
敬武公主激动了。
手下
分卷阅读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