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失神之后,青玄反应过来,强忍着不去想刚才心头的一丝怯意,挥手道:“结归一阵!”
洞神一脉众人纷纷应下,一同盘腿坐在地上,其中年纪稍长的一人睁开眼有些担忧的看着青玄说:“师叔,我门中弟子只来八十一位,九九之数虽然够了,可是归一阵需要几个阴灵作为阵眼!弟子手上的桃符中虽还封了几个,可是都不堪大用,发挥不了大阵的威力,况且这些都是扈气未曾化干净的厉鬼,放出来怕要不受使唤,缠上其他道行不足的弟子就麻烦了!”
青玄神色稍定,道:“也罢,挑出九个弟子护法,其余人结七十二君阵!”
那弟子应了声是,便急急忙忙去安排了。
杜大爷和刘元青都松了口气,这青玄好歹也是个知晓利、害的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道藏三洞真经,分别为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这洞神的则是三皇经。
身为洞神脉半个掌舵人,是万万不敢拿自己一脉最重要的经文来戏耍别人的。
这七十二君阵由洞神一脉的前辈从三皇经第十卷: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篇反复推演而来,即便是在天下道门,也是名头响当当的阵法。
这七十二君又分别是东南西北四方九天帝君、东南西北九地,以及北谢太一。
再说那边马子念完咒语,李梦凯和黄标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马子手里的那杆毛笔。老和尚已经扶起了昏迷中的冷七,从大皮夹克中摸出佛珠,在冷七的身上来回滚动。
马子几人的注意力被老和尚吸引过去,在他们看来,老和尚要比这杆破毛笔靠谱得多。
眼见流窜在冷七身上的那一团团散乱的黑气被老和尚的佛珠引在一起,几个人都流露出兴奋的神色。
“我只能将这怨气聚拢起来,怨气在魂魄上,要想完全的引出来,我也办不到,还要靠你手中的那杆法器才行!”老和尚的一席话,又让几人犯起了迷糊。
“空大爷,你说这东西是法器?要说那几道蓝色纸令是难得的宝物这我信,可是这东西黑不溜秋的,我真不知道有什么用!”
李梦凯挑着眉头,不信的道。
马子却不知想到什么,眉头皱在一块,伸手把手中的毛笔递给老和尚,老和尚也不推辞,接过来,捏起笔杆,笔尖分别在冷七印堂、美心、人中各点了一下,留下四枚指头大小的红点,朱砂一样的颜色。
老和尚并不停手,又提起笔在从股黑气旁边开始,一直划过冷七印堂眉心,最后直达人中穴。
奇怪的事发生了,那股没头的苍蝇一样的怨气就这样顺着笔尖划过之后留下的暗红色笔迹如水之入江一般一点点的涌向
冷七的鼻尖。
乌黑色的液体从冷七鼻孔流淌出来,臭不可闻。那黑色液体遇到空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成两道烟雾,久久盘留在冷七头脑上空,依然不愿离去。
黄标气急,挥着手不断地驱赶,那黑气却纹丝不动,依然环绕在冷七头上。
“冤有头,债有主,剥离你们魂魄的是赤地千里的旱魃,困住你们魂魄的是被你们生生逼死的女鬼修罗。常言道,今日之因必有明日之果,今日之果,必是昔日之因。你们当初若对那女子留下一丝善念,怎会有老镇长的苦,怎会有修罗的怨,又怎会有旱魃的趁虚而入。若不是老七以身试险,谁当知那修罗何时怨散?那旱魃何时身死?你们的魂魄又何时得解脱?”
马子很认真的说道。
老和尚意外的看了马子一眼,便挥挥手念了声佛号道:“阿弥陀佛,原本你们化为怨气,若被冷七化解掉,留在这世间的最后一丝痕迹也会消散,如今被引出来重返天地之间已经是你们的造化,是上天的好生之德。秦岭是华夏龙脉,若你们命不该绝,万年之中重塑魂魄也不是不可能!走吧,散
分卷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