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陪你走向星光璀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9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饭后,由张村长带着他们来到了村委会,村里特意打扫出一间房,留给下乡的医生为村民看病用。刚进村委会的大门,就看见村民们排了一条长龙。

这里交通闭塞,只有一个从县医院下岗护士开的小诊所,没有天大的病,没人会出去到大医院,大多时候,有些头痛脑热,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次听说北京医院的医生来下乡,好多村民大清晨的就前来排队,有病的希望可以得到正确的诊治,没病的过来让医生看看,得一个心里安慰。

宁程曦见这长队,目测得忙到晚上,她让韩靖平从1开始,做了一些号码牌,按顺序分发给村民,一共120个人,这个人数还是让她有些震惊。

她和邢依诺商量后,让村长告知村民们,今天上午问诊前30号,下午问诊31-60号,明天上午问诊61-90号,明天下午问诊91-120号,若后续还有新来的村民,到村委会拿号,依次顺延。这样既节省了村民们排队等待的时间,也减轻她俩的日工作量,可以给每位村民最准确的诊治。

宁程曦和邢依诺分坐两边,将队伍分成两列,依次为村民进行降血压,测血糖,问诊,将这些日常指标以及诊治结果和建议记录在提前做好的村民档案上,盖上公章,将档案交给村民,村民就可以拿着这份档案到县医院去开药。

碰见某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就将随身携带的药物免费发放给他们,以应燃眉之急。

韩靖平和林彦洵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到旁边的小空地上和几个孩子扔沙包玩。这群孩子,大小不等,有两个看起来已经十二三岁,有三个刚刚垂髫,休息之余,林彦洵问他们,这个时间难道不用去上学吗?

其中有个12岁小姑娘说:“我爹说,女娃儿不用读书,以后迟早都是要嫁人的。”

林彦洵听了,心里很不舒服,这都新时代了,脑子里还是上世纪的旧思想。

韩靖平拎着小姑娘,指向宁程曦和邢依诺所在的房间:“你看,那两个姐姐学识丰富,可以治病救人,村里人多爱戴她们。”

小姑娘撅着小嘴,低头黯然神伤,小声呢喃:“我也想像她们一样。”

“那你就要多读书。回去和你父亲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应有的权利。”林彦洵告诫道。

另一旁的13岁男孩儿小越开口说道:“大哥哥,你不知道,我们村里根本就没有学校。”

“没有学校?”

小男孩点点头:“原来是有的,前年泥石流把房子给冲倒了,后来就没有了。”

林彦洵紧蹙眉头:“那你们都不上学吗?”

小男孩耸耸肩,无奈地说:“镇上有一个学校,但是太远要住校,住宿费很贵,家里没那么多钱。”

“你们呢?”林彦洵又问其他的孩子。

其他的三个孩子,只是呆呆地摇着头,在他们的印象里,读书,是件遥不可及的事。

林彦洵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国家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些偏远山区,完全没有执行。他和韩靖平去找了张村长闲聊,从张村长口中得知,这个村子百分之五十的人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而且地处山区,夏季雹灾频繁,秋天多阴雨,粮食作物几乎是自给自足,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前年赶上泥石流滑坡,冲塌了三分一的房子,其中就有那两间教室。由于村里没钱,这件事就一直耽搁下去。

从村委会出来,林彦洵在手机里翻着当地主管部门的电话,奈何这个村子实在太小,小的他都不知道要找谁反映问题。

韩靖平叹气,反映问题也没用。这个村子周围还有五个同等大小的村子,整个山区的孩子都要去镇上,镇政府也是出了名的贫困镇,一定想过解决的办法,但最后肯定是因为资金问题不了了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宁程曦和邢依诺完成今天60名村民的任务,在村长

分卷阅读9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