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不想改变小莲,可这孩子打小就跟着李春花,性子早就养成了。
就像她不能让李春花变聪明一样,她同意不能让小莲立刻就变得很强硬。性格的转变通常都要遭遇世大的变故。小莲顺风顺水惯的,哪里有这个机会。
杨母听了这话,眼圈都红了,“婶子,您真是太懂我了。”
她这性子以前在乡下吃了多少亏呀。不仅仅是婆婆,还有几个妯娌,个个都是滚刀肉。要不是她儿子男人争气,她说不定还在乡下受磋磨呢。
钱淑兰拍拍她的手安抚她,“你放心,我家小莲肯定会好好孝顺你的。你俩性子很像,肯定能处到一块去。”
两个面团还能吵起来,那也挺奇葩的了。
钱淑兰又看向杨父,“表达孝心的方式肯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能出力的就出力,能出钱的就出钱,但是咱们的原则还是不能变。要不然家就毁了。”
杨父看着媳妇都哭了,忙不迭地点头,“是!是!”
这里钱淑兰辈份最高,大家边吃边听她说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这种事情在老王家属于司空见惯的,谁让钱淑兰就爱开思想报告会呢。
杨家三人却是第一回见,新鲜的很。他们还真没见过这么齐心的家庭,老太太讲话的时候,没一个敢大声说话的,吃菜的动作也会放轻,每个人都很听话,这老太太更像是一根定海神针。
不像他家老太太,那性子越老越跋扈,孙子都结婚了,还依旧不肯分家,弄到最后家里人都是面和心不和。
吃顿饭都像打架一样,吵吵个不停。
不像这家,没有一个把好菜往自己碗里扒拉的。都是用筷子夹,吃完了再夹下一筷子。真得很有教养!
吃完饭,杨家三人就要告辞了。
钱淑兰之前已经让最早吃完饭的小桃和小莲,到养鸡场拾了一篮子鸡蛋。
她把竹筐递给他们,“这些都是我们养鸡厂产的,你们带回去吃。”
杨母咽了口唾沫,瞠目结舌,“这也太多了吧?”
钱淑兰话说得很大气,“不多,也就十来斤,咱们都是实在亲戚,等两个孩子结婚了,以后咱们两家就要多走动走动。”
杨母有些羞愧,他们带来的东西是定亲礼,可没有多余的东西。
她生性不喜欢占人便宜,想了想道,“要不我下回给小莲扯两身衣服吧。”
钱淑兰笑眯眯地点头,“那行!左右小莲也快是你们家人了。穿好看的衣服,也能给你们家涨脸。”
杨母重重点头。
杨志光看了一眼正低着
分卷阅读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