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红嬷嬷立刻会意,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她接过小宫女手中的油纸伞,急匆匆地往御书房外赶去。
等她走到御书房之外,老远的就看到谢洵还跪在御书房前。
而旁边是两个守着的小太监,几人都已是浑身湿透。
她疾步走了过去,将雨伞撑在了谢洵上方。
目光也急切地看向了谢洵。
她自是知道谢洵是带伤而来的,这不看还好,一看就心疼得不行。
谢洵穿的是亲王的服饰,外头是一件深青色的外袍,里头的里衣打底是白色的。
乍一看还好,深青色的外袍并不能看出什么,可从上方往领子里看,便能看到他脖子处斑驳的鞭痕,因为雨水的冲刷,伤口已经被泡得发白,而那白色的里衣隐隐约约透出一丝粉红。
想来是混合着雨水和血,浸透到了里衣之上。
映红嬷嬷在宫里待久了,也有些关系在。
她立刻冲几个守在一旁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几个小太监接过映红嬷嬷递来的碎银,走远了些。
“映红嬷嬷,少说几句,陛下正生气呢,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映红嬷嬷点点头:“知道了,多谢你们了。”
见人走了,映红嬷嬷连忙走到了谢洵的身边。
“王爷!雨下得大,您又有伤在身,快起来回府去,好好让人熬碗姜汤,这又发起烧来可怎么是好!”
谢洵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抬起头来见是自己母亲身边的大宫女,于是便道:“嬷嬷不用管我,我今日定要求父皇……收回成命。”
映红嬷嬷看着谢洵执着的神色,不知道怎么的……
这一幅画面却与几年前的另一幅画面重叠了起来。
那是秦如霜当初,在御书房外跪求祁帝让她嫁入怀王府的时候。
也是这样,顶着烈日,一声不吭地站在御书房外;
也是这样,执着又坚定的神色,似乎除了谢洵,她心中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
她那时想着秦如霜如此出色,与他家王爷定是天作之合。
虽然那时王爷喜欢秦将军家里的那个庶女,但那上不得台面的人怎么配得上他家王爷?自然是要像秦如霜这样,出身高贵,性格大方的女子才算是良配。
谁能想成这些年,两人兜兜转转竟走到了这般田地……
而在这段感情之中卑微付出的人,也做了一个调换。
映红嬷嬷叹了一口气,对谢洵说道:“王爷啊,您现在不在府中,好好地去求王妃回心转意,这样跪在陛下的御书房前,除了惹陛下生气还有什么用呢?”
“就算你急着替王妃边关的事情开罪,也不用撞在这个档口上……”
映红嬷嬷的话还没说完,谢洵突然抬头,“你在说什么?”
映红嬷嬷一愣,被他问住了,“您跪在御书房外,不是要求陛下收回成命,不要查边关兵权的事情吗?”
谢洵张了张嘴,觉得有些荒唐。
“我……我不是因为兵权的事情来的。如霜她不是求了父皇要让我们和离,而且父皇已经要下旨了,我是来求父皇收回成命的……”
映红嬷嬷皱眉:“王爷哪里来的消息?!贵妃那边得了消息,今日朝堂之上陛下只是说对您与王妃的事情不做干涉。他同意王妃和离,但却还要问过秦家父母,以及王爷你的意思,陛下只是答应不插手此事罢了。”
映红嬷嬷的声音沉了下来,有些恼怒:“定是有人向王爷你传了错误的消息,才让王爷你在这里受罪,又惹了陛下的厌恶!你不知道,陛下去用膳的时候脸色黑如锅底!”
谢洵却听不进去其他的内容了。
满脑子都是,还好,父皇还未下圣旨,他还来得及……还来得及。
心头的那一口气一下子松了下去,身体却再也承受不住伤口的折磨和跪了一日的劳累,谢洵精神放松之后,竟是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王爷!”映红嬷嬷大惊,猛地看向那两个站在远处的小太监:“愣着干什么!快来将王爷扶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