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怡亲王也忍不住笑了:“本王瞧着你才是一害呢!管好你自己这张破嘴吧!”

之后的几天,怡亲王将快马从京中调来的近一年川陕甘青等地的官员调换记录,与各类财政税收等留档细细研究了一番,越研究越是心惊。

年羹尧是才气凌厉,屡建功勋,青海守得也不错。但大清总共才多少省,年羹尧就把几个几乎最大的省都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开始自行安排官员和当地的资源了。

圣驾启程回京的前一晚,怡亲王求见皇上。

“十三弟,怎么瞧着你脸色不好?”

怡亲王心道,大概是一下子压力有点大。

人人都说皇上最信的就是他,自古皇亲权臣,哪怕是太子,都不可能财政和军权一起掌握着。可皇上极信任怡亲王,凡事都会与他商议。

于是十三爷自己打心里就想要对得起皇上的信任,也要避嫌。他主管财政,对于这些兵部之事,尤其是封疆大吏们的调换等事,就从不主动打听和发言。

这回皇上让他查年羹尧,着实把他震惊到了。

十三爷如实把自己从朝臣口中,从邸报中分析得来的情况告知皇上。

他原以为皇兄会很恼火。

年羹尧身受皇恩颇多,行止上却是欺罔瞒上,专擅贪蠹,十三爷了解皇上的性情:他看重的,亲手提拔的人,若是犯了错,要比寻常臣子面临的帝王怒火和处置更重。

皇上的信任和感情不是那么好辜负伤害的。

然而怡亲王却见皇上没有明显的愤怒:“他这些不法事,朕多少知道些。”怎么能不知道呢。曾经年羹尧平定青海有功的时候,他也想把他树立个好的典型,让天下人看看他的朝堂上明君贤臣的,可惜年羹尧奔着僭越型权臣就去了。

最后年羹尧的九十二项大罪,皇上是一条条仔细看过的。

雍正帝也为此怀疑过自己:是他做不了唐宗宋祖吗?唐太宗有传世的贤君名臣典范,他对臣子的信任,却就换来一个九十二条大罪——臣子能犯的罪,年羹尧犯的真是差不多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