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爷见皇上跟前铺开一张桌面大的纸,已经标好了今年剩下的月份与朝上几件大事,就道:“皇兄是要自己再画一张图给张廷玉等人看?也是,宫中娘娘的笔墨总不好在朝臣手里传阅。”
边说边也寻了笔来蘸墨,准备跟皇上一起绘制图表。方才他已经弄明白了这种条形图的本质。
皇上直接让出左侧一半的纵轴来让怡亲王动笔:“将你想着今年要改的旧例写在上头,朕在这边选定时日。”
又微叹道:“活页册也罢了,但这样的图将来在朝上用开了,若有人在皇额娘跟前风言风语,指她后宫干涉朝政,就总是一桩罪名。”
十三爷也跟着感慨:“可惜信嫔娘娘并非在朝上做官的朝臣,否则说不定又是沈括一流的人物。”
姜恒原本也担忧过,自己偶然抛出些非该时代的想法,会不会引得人注意。直到她开始看沈括的《梦溪笔谈》,这种想法就自然熄灭掉了。
沈括以一人之才,将北宋年间几乎所有科学技术都往前推动了一步。甚至完全不搭边的学科都齐头并进——一边在数学上开发了高等等差数列,一边研究乐谱音阶写了好几本乐理书;一边改进天文仪器测算历法,一边收集医方写就医书。
甚至还是古代第一个给石油命名,试着炼制石油的人——抛开官宦仕途不谈,只说在科学发明上,沈括都不只是六边形战士,他简直是个十六边形战士。对了,包括姜恒现在用的磁石,人工磁化也是沈括的小实验之一。
姜恒看《梦溪笔谈》的时候就整一个膜拜。而皇上也对这套书极熟,拥有一套皇室珍藏版:因沈括除科学发明外,还在水利和经济方面颇有见地,至今户部在盐政问题上,还在化用其稳定盐钞之法。
皇上前些日子还就沈括的‘钱利于流’观点,让臣子们以此为题,写关于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条陈上来。
姜恒早就知道,永远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管中窥豹,北宋能出一个沈括,这漫长的历朝历代史书中亦有旁的天牛之人。可以说古兔的历史上真的是群星闪耀,光照万世。
在农耕为主的自给自足经济中,勤劳的古兔从未落后于人,甚至在各方面一直是世界的领先者。
姜恒再想想自己这点跟‘办公效率’有关的想法,就觉得不过如此了。
现代教育带给人的是一种广度。
皇上就觉得她天然聪慧,似乎什么都一点即通,其实正是拜现代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所赐。
皇上最终将其取名为军机图。
自己画一遍,才越发觉得这图好用。也越发体会到了姜恒为什么要用很多可移动磁铁来代表进度,这图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计划通常是灵活变动的,总要涂抹重画很浪费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