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爸妈的回忆,她抓的也是碗。
当然,她家里没有金碗给她抓,她抓的是一只那个年代特有的不锈钢铁碗,一点儿花纹都没有的那种。
彼时邻里间走的还近,甚至会互相帮着带孩子。且那会子网络不发达,这些吉利话都是由邻居家年长的婆婆们凭自己的经验在编造,见姜恒抓了碗就跟她父母道:“这孩子以后必然要吃国家饭的!看,这直接拿了个铁饭碗!”
这是他们家津津乐道的一段过去。
为此爸妈甚至还动员她考公务员。
姜恒手里抱着女儿,目光却不禁散漫落在这紫禁城华丽地重华宫:她当时绝对想不到,她是这样吃上国家饭的。
敏敏捧着她的小金碗被抱到她怀里,将头靠在她肩膀上。
沉甸甸的重量,将她的心拉了回来。
太后在旁看着就关怀发话:“哀家瞧着敏敏也困了,倒是让她回去吧。”
这一日敏敏可不是只抓这一下周,而是从早就就被折腾着穿大红衣裳,且在上桌抓周前,已经走过了滚灾、梳头、过葱门等流程,折腾了许久。
皇后日常安排自己的行程或是工作表,就喜欢精确到具体时辰甚至具体一刻,在周岁宴上也不例外,下意识就心算从晨起第一步流程开始到现在已经多久了,此时稍微一过心就道:“是了,今儿可在外头待得久了,想必也该饿了。”接下来的宴席戏酒就都是大人的事儿了。
皇后见敏敏的双手一直露在袖子外头,抱着小金碗不放,不由过来摸了摸她的小手:“还好这屋里炭火足,手露在外头也不凉。”然后试着将敏敏手里的金碗轻轻抽一抽看能否拿走:“虽说现下还好,但要是一直这么捧着一路回永和宫可就冷了。这些金物件容易冰人。”
敏敏原在低头玩自己的新碗,感觉到有人要抽走就抗议地‘啊’了一声,再抬头发现是熟悉的皇后,却又撒了手,还笑得眼都眯起来了,由着皇后将她的小手塞回袖子里,之后才转头环住姜恒的脖子。
哪怕不是自己亲骨肉,皇后都觉得心里欢喜。果然幼童是做不得假的,你待她好,她心里就知道,就肯亲近。在这宫里,能叫皇后放下庄严和身份的真正松快片刻的,其实也只有这样小的孩子了。
又有十三福晋适时在旁边道:“可见皇后娘娘最贤德,素日疼爱公主,公主这是连心爱的东西都愿意给皇后娘娘。”
就更是戳中了皇后的点。
她没有了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宠爱,这些年她在劳心劳力的,要的不就是个名声吗?
皇后有个贤惠的名声,她心里才有个着落。
而十三福晋开口说这句话,也是旁观者清,看明白了才肯说。
她眼看着皇后娘娘不但没带尖尖的护甲,甚至没有留宫中女子多留的水葱似的长指甲,而是将指甲修的与信妃一般圆润,甚至在逗弄公主前,还下意识摘掉了手上为出席周岁宴戴着的几枚华美的戒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