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说,要是上天给他保证只要做个‘手术’就能坐苏公公的位置,那就像是得了葵花宝典的岳不群一样,好多人是愿意切掉烦恼根换这场富贵的。
对苏培盛来说,跟了皇上就是他这辈子最有福气的事情,于是皇上的喜怒哀乐,苏公公是立志要方方面面体贴到的。
因而现在他就竖起了大耳朵——皇上想立信妃娘娘为贵妃,他这贴身服侍的人早就猜到了。
早在信妃娘娘生皇子前,皇上就有这个主意。甚至已经叫了现任礼部尚书阿尔松阿过来,淡淡表明过,若是礼部再出现连册封文都审不好的纰漏,那阿尔松阿也得去贵州陪前任上司石而哈。
且石而哈还能做个贵州布政使,再犯的人,只好与他做个副手。
等阿尔松阿告退的时候,苏培盛就见这新任礼部尚书的领口都湿了。
苏培盛从那就知道,皇上既有此一嘱,必然是有晋封的心思。只是信妃娘娘进宫时间短,简直是一年一晋三级跳似的,皇上不顾及别人,总要顾忌太后的心意。
果然,直到这会子才借着六阿哥洗三礼说出来。
苏培盛在后头竖耳朵,倒不为了去传话讨好:他永远记着一点,皇上再宠爱哪个娘娘,他唯一的主子也只有皇上。张玉柱常青等人可以卖点消息卖个好,可他最好老老实实的。
他此时想听太后的意思,也是忖度着若是太后娘娘口风里不愿意,驳了回来,他最近得皮紧着过日子。
据苏培盛素日琢磨主子们,觉得太后娘娘倒不至于直接驳回皇上的意思,宫里儿女双全的也只有信妃娘娘,且太后又那样喜欢四公主。贵妃不过是早晚的事儿,正好借着今年的喜事儿办了也不出格。
但太后可能会借此跟皇上谈一谈别的事情,譬如皇上又良久未翻牌子,譬如三年前进宫的好些新人还都是名副其实的新人,譬如要雨露均沾,譬如既然要晋封贵妃,是晋一个还是两个?要不要一并借着四十岁万寿节大封六宫。
那皇上又要怎么应答?瞧皇上应当是不愿意被安排私生活的……
早在皇上跟太后提起这件事来前,苏培盛就在脑子里把各种可能性排列组合了。
然而苏公公吊起小心脏来,却听太后只是笑呵呵随口道:“也好。既如此,倒是赶着腊月前将旨意下去,这样敏敏的两周岁,就也按贵妃之女的来办。”
皇上也自然应了一声:“儿子知道了。其实皇子倒也罢了,将来前程总要靠自己挣。倒是女儿家,将来咱们再不舍得也要嫁人,在娘家这十来年,须得给她撑足了体面。”
两句话间,晋封一位贵妃的事儿就这么敲定了下来,比宣晚膳还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