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暖和的晚风吹散了心头的抑郁,沈絮是知道的,郁郁不得志之时,如果没有临清陪在自己身边,自己可能早在抄家之时就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临清小步小步走在他旁边,稚气的少年面庞仿佛还未曾经历世间的险恶,沈絮不由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天真善良,才能不被从天下落到地下的落差打败,或者说,从来没有将它放在心上。临清心里想的,只有如何将日子过下去,这份简单的愿望,在沈絮沉郁从前不得自拔时,好似一盏微弱却不会熄灭的烛火,引着他一步步走下去。

四月芳菲,草长莺飞,沈絮的心忽然在此刻重重跳动了一下,崔恪跟他说过的话此时就这样悟通了,晚风拂过,沈絮眼眶莫名发热。

走下去,哪怕清苦度日,不复昨日繁华,也总会是有希望的。

作者有话要说:官职什么的都是瞎编的……

感慨完了,可以开始搅基了~

☆、第三十二章

道旁的一块水田边,临清和沈絮并排蹲在田旁边,盯着水田里歪七倒八蔫黄巴拉的稻苗,齐齐叹了口气。

临清终于承认自己不是种田的料了,王婶培得好好的苗,放在他这就死翘翘了,临清回头看一眼远处郁郁葱葱的大片田地,愈发觉得沮丧了。

“算了,”临清没精打采的拨弄离自己最近的一株苗,“看来种田也不是说学就能学会的,还是老实回去种菜好了。”

沈絮安慰他道:“多种几次就会了。”

临清点点头,还是忍不住软软叹了口气。

他转头望沈絮,眼里带着一点奇怪,沈絮不解问:“你这样看我是什么意思?”

眼前这张脸看着又是那个呆子,可最近这呆子的行为又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临清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沈絮的改变,还是情知未开的样子,但却比之前要——正经许多。

譬如也不抱怨教书累了,也不每日回来就趴在床上不肯动只能吃饭了,今日难得憩日,沈絮非但没有像从前那样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反而主动提出陪临清过来看苗。

临清皱眉努力思索,总觉得这呆子怕是撞了脑袋,像是一夕之间懂事了一般,不可思议道:“你……变了许多。”

临清实在找不到词来形容这种变化,但沈絮却听明白了,笑了笑,道:“那我还是回去歇着?”

临清连忙拉住他,“你敢?谁说要帮我拔草的?”

沈絮指指田里,戏谑道:“拔草还是拔苗啊?我看这田里,草倒像主人。”

临清恼道:“你管那么多,拔你的就是了。”

沈絮笑笑,挽了裤脚衣袖,同临清一道下到田地,把死掉的稻苗和茂盛的野草一株株拔起来扔到田埂上。

临清还是忍不住拿怪异的目光去瞄沈絮,这做惯了少爷的人,连到了乡里也是自己做饭洗衣地伺候着,此刻怎么会弯腰俯背跟自己一起下田干活?

临清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沈絮知道他在看自己,埋首扯秧苗,闲闲道:“不过做点事,值得你这样吃惊?倒显得我从前多懒似的。”

“你本来就懒!懒得要命!”临清对他翻白眼。

沈絮:“……”

“好吧,我知道我确实有点懒——”收到临清质疑的眼神,沈絮只得再改口:“好吧,是很懒……但我开始改了啊,你看我现在不就在跟你一起干活。”

临清撇撇嘴,“话是没错,可是你怎么突然又……”他望望沈絮,不知道该怎么说。

沈絮笑道:“又什么?迷途知返,知错能改?”

沈絮一逗他,临清就开始脸红,他没念过什么书,从来说不过沈絮,恼怒道:“你总不好好说话,我不同你说了!”

临清扭过身子,背对他,兀自埋头扯草。

沈絮对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温声道:“我只是想明白了,天命如此,我左右不了,不如随遇而安,老把自己还当做沈少爷,只会沉沦过去郁郁寡欢。你都这样努力操持家务了,我若是还看不开,倒真是罔读圣贤书了。”

临清拔草的手微微一顿,心里说不清的什么感受。

一夕之间从裘马轻肥的纨绔变成一无所有的平民,临清何尝不知道沈絮心里的郁结,这人心里始终存着一个往昔繁华的念想,不愿接受现在,觉得这次劫难只是一场梦,梦醒了,他又是扬鞭策马过、满楼红袖招的沈府少爷。

临清有时又同情他的遭遇,觉得默默陪着就是自己的心愿了,有时又觉得这呆子总这样耽于过去,还不肯脚踏实地过日子,好生叫人气恼,为自己辛苦伺候感到委屈。

如今沈絮终于解开心结,不再混混噩噩,而是打起精神来筹谋家计,临清高兴是高兴,却又有些怅然若失。

沈絮能够看开,自己好像没有帮上什么忙,他是想做绕指柔的,无奈年轻稚气,缺乏沉稳与包容的气度,动辄就跟沈絮发脾气闹别扭,都是沈絮在安慰他,自己对了沈絮的苦恼,却是半个安慰的字都挤不出。

不过这呆子能够放下芥蒂,临清还是感到欢欣的,他望着田间悠悠泥水,轻声道:“你能这样想,再好不过了。”

“唉,我左右就这样了,你还小,我总不能不为你打算。”沈絮道,“我这几日想了想,你从前也是十指不沾泥的,总不能因为受我连累就在这乡间做一辈子农夫罢。你喜欢弹琴,等我攒够了银两,就镇里置套房产,让你开馆收徒,当个琴师可好?”

临清听呆了,转过身呆呆望着沈絮,万没想到这呆子竟会这样替自己着想。

那感觉就好像苦了很长时间后,有人忽然塞了一块糖给他,临清感动得鼻子发酸。

“好……到时你,你替我填词罢,我们还住一起……”临清涨红着脸道。

沈絮愣了下,忽然笑了,“你忘了我的身份?我住不了镇里的。”

临清也愣了一下,差点忘了沈絮是“三不入”之身,人是连城门都进不了的,镇上倒是可以去,只是不得定居,唯一能住下的只有乡野村落。

他是不想和沈絮分开的。

临清垂下眼眸,小声道:“一个人有什么意思?”

沈絮笑道:“傻瓜,你又不能同我做一辈子的假夫妻,等你将来遇见心上人,又怎么会是一个人呢?”

临清气恼不已,这呆子开是开窍了,怎么独独情窍还不开?真是气死人了。

偏偏沈絮还在说:“得存点钱给你娶媳妇,二十及冠,也快了。”

临清气道:“谁要娶媳妇!”

沈絮奇怪地看他一眼,恍然大悟道:“忘了忘了,那就是嫁妆——”他也不清楚男子之间是改叫聘礼还是嫁妆,“终身大事,总归是要用钱的,早点开始存,免得要的时候没有。”

临清前一刻还在为他替自己着想而感动,后一刻气得肺都要炸了,将手中的杂草奋力朝他掷过去,咬牙道:“你自己拔罢!我不拔了!”

说罢,气汹汹地冲到田边,一屁股坐到田埂上,兀自生闷气。

沈絮看他撅嘴横目,小脸通红,还以为他是害羞,笑了笑也没怪他,一个人继续清理田地。

临清气了一会儿也就没那么气了,斜眼偷看沈絮。

那呆子居然也听话,认认真真在那扯草拔苗。临清望了半晌,忽然又觉得好笑,自己怎么老跟他生气呢?明知道这呆子是块榆木疙瘩,还要同他较真,临清为自己这样动辄就发怒的性子感到苦恼害臊。

都是从前和那帮小妾住在一起久了,弄得他都像个女人了。他也想改,可是怎么也改不过来。

这样想着,忽然听到沈絮“咦”了一声。

“怎么了?”临清问。

沈絮指着水里,惊奇道:“这里头有鱼。”

临清站起来,“不会吧,哪里?”

“刚在我脚边,现在不知道游到哪里去了。”

临清下得水里来,同沈絮在这一亩大小的地里找来找去,但不管他们怎么找,却再也找不到了。

“你看花了罢,兴许是蛙虫之类,这样浅的水,怎么会有鱼呢?”临清道。

沈絮喃喃道:“也许罢。”

一亩地又变回原来光秃秃的样子了,临清看了一会儿,叹气道:“白浪费一年的佃金了,空着一块地,该做些什么好呢?”

沈絮一时也想不出好主意,“回去再想罢,先回去把脚洗了,当心着凉。”

两人踩着草鞋,提着衣摆往家去。一路遇到劳作的村人,各个都惊奇地望着沈絮,没见过夫子还下田的。

临清道:“夫子一身泥,看你回头怎么管学生。”

沈絮道:“这又怎了,这叫事必躬亲,士农不分家。”

临清见他一脸正经,忍不住笑了。

沈絮绷不住也笑了,伸手在临清脸上画了一道泥印,“这叫亲劳胼胝污手垢面。”坏笑着跑了。

临清哇哇喊着追去,归家路上两人的笑声传得很远。

一路闹到家里,沈絮让临清在自己脸上画了两道泥印,临清才作罢。烧了水洗了泥,一个去看后院的菜,一个去厨房做午饭。

菜比稻苗好一些,长了一些,但稀稀拉拉的,也不知道临清种了几波才换得这十几株苗。家里倒是还有十两整银和一些碎银子、零铜板,束修倒有,可大部分村人都是都是拿蔬果、肉干做抵,只有一两个交现钱,也就十来文。这点收入,吃饭倒不用发愁食材,可若是要攒钱,恐怕攒到老死都攒不够买琴馆的钱。

何况他这教书的活还是承了崔恪的,沈絮心里总是感激的,隔一阵就要带上些东西上门拜访,担心崔恪缺衣少食,这等于又去了一部分家用。

日子过得不至于紧巴巴,但也算不得宽裕,沈絮想归想通了,但也不是安于现状之人,不说要过成原来那样富贵,至少也不想一辈子都只算计着钱的事。

他站在院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可能的发家之道,十分后悔从前没有听叔伯们的话,用心学习经商之道,钻研五谷之术,空读了一肚子诗词歌赋,会做几个文章就得意得飘上天,现在才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临清做好饭叫他吃,沈絮捧着碗还思考出路,吃过饭还在想,想得头发晕了还是没有想出结果。

“不成了,我得去躺一会儿。”沈絮扶额道。

临清也有些春乏,两人于是宽衣躺到床上。

临清快要睡着的时候,看到沈絮还睁着眼睛在想什么,呢喃道:“你不是困么,怎么还不睡。”

“你睡罢,我一躺下倒又睡不着了。”

临清瞌睡来了,翻了个身,嘟哝了几句,便睡着了。

沈絮脑子里还装着挣钱的事,左思右想睡不着,一低头,看到窝在自己身旁的临清,怔愣了一下。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临清在自己身边睡着,这小公子操心重,每日睡得比自己晚,起得比自己早,可谓劳心劳力,叫人心疼。

还这样小呢,沈絮望着他素净的脸庞不禁想,生得这样秀气,白瓷样的肌肤琳珑剔透,睫毛像小扇子一样随着呼吸轻轻颤动,正值青葱年少,那种未经雕琢的天然美好让沈絮看痴了。

这样一个香香软软的小人儿,正是雌雄莫辩的年纪,沈絮不是清心寡欲之人,软香温玉在身侧,他也好几个月没有畅快过,此时忍不住胡思乱想,男子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儿。

他堂哥沈丹墀和管家淮册要怎么,怎么快活——

沈絮感到有些口干舌燥,手忍不住往临清的脸探去。

临清砸吧了下嘴,蹭了蹭枕头。

沈絮悚然一惊,如梦初醒,慌忙收回了手。

自己这是在做什么,难道真是憋久了,对着个半大孩子都起了龌龊念头?

沈絮躺都不敢躺了,爬起来落荒而逃。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三章

沈絮老实教课去了,临清没了田地要打理,送了一遭午饭回来,一时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一看日头正好,索性烧了水,把头发洗了,然后散着头发坐在院子里晾。

乡间午后一派静谧,农人们这时候都在家中休息,只偶尔有几声狗吠鸡鸣,鸟儿啁啾几声,也没了声响。临清就无聊地坐在院子里发呆,捧着脸数篱笆,这块儿破了要修,那块儿要散了,要找谁来整一下呢,不整也没关系吧,反正又没贼,可是要住很久啊,破成这样别人来了会笑吧……

临清漫无边际地想着,日头晒得人身上暖烘烘的,他脑袋一栽一栽的,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唤他的名字。

临清睁开眼睛,往院外头张望,看到周勉带着一个不认得的女子,一路唤着他的名字一路走近了。

“临清。”周勉走进院里来,见他披头散发的,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你怎么白天洗头发?”

他身后的女子也咯咯笑起来,道:“看打扮是个小公子,散了头发倒像个姑娘家了。”

临清脸一红,慌乱乱将头发往肩后拢,“我看天气好就……周大哥,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又看到那个冲自己笑的女子,“这位小姐是……”

周勉还没开口,女子抢道:“哎,我可不是小姐,该叫我夫人。”

临清没同这样善辩的女子说过话,被她一抢白,愈发张口结舌了,“啊,啊?”

周勉一路上已经习惯了女子活泼的性格,笑笑道:“秦夫人,他还小,你莫逗他了。”又对临清道,“这位是从明州过来寻人的秦家夫人,我正巧要过来送文书,便顺道领她过来了,经过你家,就来找你问个路。”

周勉这日在衙门当差,接了县老爷的令去陆山村送文书给乡长王蠡,出了镇子走到一半,被一辆马车的车夫叫住,问陆山村怎么走。车里坐着的女子就是这位秦氏,秦氏二十有余,带着一名家仆从明州到此地寻人,将要到了,却迷路了,看到身穿衙役服的周勉,便请他指路。周勉正要去陆山村,于是一车一马便一起过来了。

秦氏要找的人周勉也不认得,见她又是个妇人,周勉怕她被骗,于是领她找人打听。至于到临清这里来问路,周勉则是存了一份私心,上次匆匆一别,他向临清道破自己的秘密后,不知为何,总想再见这小公子一面。奈何又没有理由过来,于是只能放在心里念着。这会儿领着秦氏过来,一来是为问路,二来是想看看临清。

眼前的小公子随意将头发扎在身后,将湿未干,脸上红扑扑的,看得周勉心头一动,竟有些挪不开眼。

临清冲秦氏颔首,秦氏穿着体面,面色红润,看得出家境甚佳。临清小声道:“秦夫人好,秦夫人要找的人叫什么名字,我刚来这村子数月,人还认不大全……”

秦氏掩嘴笑道:“你这小公子怎么这样害羞,连正眼都不敢看人。”

临清的头更低了。

秦氏笑了笑,道:“好了,不逗你了。我找的人姓沈,是我本家哥哥,我听说他落难的,特意从明州过来寻他,辗转打听了许久,得知他在陆山村落脚,便过来碰碰运气。这村里可有姓沈的,新来的外人?”

临清意外地看着她,秦氏说的分明就是沈絮啊。

“夫人找的人,可是姓沈名絮,字墨怀?”

秦氏睁大了眼睛,“你认得他?他真在这!”兴奋地抓了临清的手,“他住哪里,你快带我去找他!”

临清被她晃得站不稳,“他就住在这里啊。”

话一出,秦氏和周勉双双惊讶地望了他。

沈絮此人周勉略有耳闻,前一阵沈絮去过县衙后,县老爷就时不时念叨几句沈府抄家的事,大抵是感慨偌大一个家族一夜间就棚塌屋陷,从前做少爷的沦落到村里教书。周勉同柳玉郎又没深到互探家事,故而不知道临清口中的少爷就是这位落魄沈少爷。

他惊讶地望着临清,没料到临清竟是从沈府里出来的。

比他更吃惊的是秦氏,秦氏本命沈阕兰,出嫁前与沈絮极亲近,得知沈府被抄,就四处打听这位堂哥的消息,辗转数月,都快灰心了,猛地得知寻着了,此时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

“他住这里?”秦氏激动道,“他人呢,快叫他出来,我寻他寻得都快疯了。”

临清道:“他去学堂教书了,要申时三刻左右才回来。”

沈阕兰等不及了,“你带我去学堂找他罢,我实在急着见他一面,好叫自己安心。”

临清看她激动得眼睛都红了,为她这样担心沈絮而感动,点头道:“好,我这就带你去。”

沈阕兰擦擦眼泪,笑了笑,道:“我失礼了,实在是听到堂哥的消息太让人激动,天知道我多怕他吃苦受累,他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少爷,没了钱要怎么活哟。”

临清宽慰她道:“他现在谋了差事,虽没有从前富贵,好歹也能过活的。”

沈阕兰点点头,“光顾着激动了,忘了问小公子名字?”

“我叫临清。”

沈阕兰好奇道:“你如今同我堂哥住在一起,可是从前也跟着他?”

临清脸微红,点头小声道:“嗯,我从前是沈府的……书童……”

沈阕兰纳闷道:“原先的书童洺湘脱籍了?几年不见,堂哥身边的人都换得不认得了。”

临清不知如何回答,怕越说越错,忙道:“我,我带你去学堂罢!”

沈阕兰被拉回到正事,点头道:“好,劳烦小公子。”

得知临清是沈府的书童,沈阕兰也没把他当下人使唤,还是礼貌地叫他小公子。毕竟沈府倒了,还愿意留下来伺候她堂哥,想必是个重情义的。沈阕兰原先也是个对下人极好的主子,现在愈发觉得临清是个不错的人,感激有余。

周勉则暗暗奇怪,听得两人的对话后,总觉得临清同那沈少爷不似主仆关系,临清一口一个“他”的,若从前是书童,怎么也该唤声“少爷”才是。不过毕竟沦落了,兴许那沈絮不让他再叫自己少爷也说不定。

周勉按下纳闷,随他们一道出了院子,他公务在身,这头既然寻着了,他便动身去做正事了。

周勉抱拳道:“我还有事在身,就先失陪了。”

秦氏福了一福,道:“谢过官大哥,改日妾身再登门拜访道谢。”

周勉摆手,“寻找人就好,小事而已,无需挂记。”

说罢,跃身上马,扬鞭策马而去。

临清领着沈阕兰往学堂去,马车走不了田间小路,一早就停在村口没进来。赶车的车夫一直候在院外,此时跟着二人身后,默不作声。

一路上,沈阕兰忍不住问他两人的经历,如何流落到这里,吃没吃苦受没受罪,怎么就抄了家,家里其他人下落如何,沈氏亲族又如何了。

前几个问题临清还答得上来,后面的就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了。

沈阕兰奇道:“三叔最疼我堂哥,平素走得最近,你难道连他的下落也不知道?”

临清心里叫苦不迭,他在沈府的活动范围就是那一方小别院,连沈絮的面都没见过几次,哪里还认得什么三叔啊?

第12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