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王爷束手无策,赵王却觉得他这是到了得天独厚的老天厚待,他的封地不就有造反吗?赵王之前苦心瞒着封地之事,是怕朝廷怪罪,如今觉得朝廷早晚要怪罪,也就不想瞒了。
而卫老爷子……等的也正是王济出京。王济不走,那些躲在暗处的牛鬼蛇神又怎么钓呢?
这一刻,卫瓘和赵王两个目的不同的人,却到达了空前一致的默契。
作者有话要说:准备收拾赵王了~顺便把广陵王和他娘一波带走~
本来打算在一百二十章内解决这个事儿的qaq没想到多拖了几章,幸好也没几章,嘿嘿。【喂
☆、第121章古代一百二十一点都不友好:
“我走了,你们在京中怎么办?”王济并不想走,因为他不可能一个人走,哪怕是装样子,也势必要带走很多人,到时候京中守备不够,敌人趁虚而入,钓鱼不成反遭殃,那画面想想就美到不可思议。
“我们自然有我们的应对之策。”卫老爷子全无担忧。
从《晋书》上知道了卫家之灾后,卫老爷子就始终处在一种危机感里。他不可能仅仅因为觉得历史改变了,就全无准备。再说了,孙子辈该送出去的都已经送的差不多了,纵使真的遇到什么他没预料到的糟糕局面,卫家也不会被一窝端了。
“那我要带小娘和令淑(王氏)一起走!”王济退而求其次道。他并不打算对卫瓘掩饰他真正在意的。
讲真,整个卫家,王济其实只关心卫玠和王令淑的安全。
卫瓘料到了王济会这么说,他不得不提醒道:“令淑不可能放下小娘,小娘的心疾离不开晋疾医,而晋疾医不会离开江疾医。”江疾医……目前正在少府里享受“带薪休假”的软禁生活。
“那我就把晋疾医一起绑走。”王济并不觉得晋疾医的个人意愿是什么问题。
卫瓘看着王济那副“日天日地,老子不管,老子就是天下第一的”表情就头疼,明明应该是亲家王浑该操心的教育问题,怎么到最后还是摊到了他的头上?
晋武帝托孤的眼光真的很有问题啊。四个辅政大臣,一个是蛇精病(王济),一个是胆小怕事(汝南王),一个干脆辞职回家种田去了(王戎),而最后一个,也就是卫瓘他自己,其实才是问题最大的,他年事已高,纵有心杀贼,也容易无力回天。不过想想晋书里的人员——杨骏,好吧,如今的四个辅政之臣已经是相当靠谱的存在了。
一直在书房里甘当背景板,“只求存在,不求存在感”的卫恒怂爹,难得抓住了自家大舅子犯蠢,赶忙配着一张冷艳高贵的脸,长舒了多年来的胸中郁气:“若晋疾医是这般好对付的人,如今宫中的贵人也不会看不上病了。”
是的,晋疾医打死不给皇上、皇后看病的消息,已经经由卫玠传回了家里。中心主旨一句话,咱们家的疾医这么diao,你们造吗?
卫老爷子当然造啊。
纵使晋疾医往日里笑的再温柔,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也足够卫老爷子看明白晋疾医到底是哪种人了,晋疾医是拥有“哪怕突然反手捅你一刀,也能笑着问可不可以送你下地狱”的反社会人格的究极蛇精病,只有魏晋这种精神自由奔放的时代才能培养出来的“特殊人才“。
如果可以,卫老爷子其实是不太想让卫玠和这种人有接触的。但偏偏就是这种人有治疗好卫玠心疾的能力……老天总爱开这种残酷的玩笑。
卫老爷子无奈摇头,明知道这就是命运,他还是想感慨一句:“人生啊。”
“地不熟。”王济幽幽的如是接。
“噗。”卫恒一口茶都贡献给了自家的地板。他一边拍抚胸口,一边庆幸老爷子的书房换成了紧跟时代潮流的可以高坐的地板格局,要还是过去那种需要跪坐的菀蒲席,他就死定了。
“俏皮话可以放在一会儿说。”卫老爷子比自家傻儿子淡定多了,他对卫恒道,“你来给武子大概说一下晋疾医的情况。”
“是这样的……“卫恒毫无预警的就baba的开始了。
卫恒是个文艺青年,呃,好吧,文艺大叔,他虽然政治不行,但文学表达能力却很行。由他来介绍某人时,总能达到最绘声绘色的准确形容,让一个人的形象仅通过一些简单的描述,就能跃然于眼前。就这样,卫恒帮助王济快速且彻底的刷新了晋疾医的形象。
并在最后总结道,要不是晋疾医还有能够套住他的枷锁存在,卫玠这些年看上去也没有受晋疾医多少影响,卫家是断然不敢让正处在容易走偏路的年纪的卫玠和晋疾医深交的。
“仲宝(栆哥)、阿贤(熠姐)就和晋疾医完全不熟。”卫恒用事实说话。
王济皱眉,他之前对晋疾医的了解不深,全部的印象除了这货是卫玠的疾医以外,就是这货研究出来的五石散的戒断药方效果很不错,然后就是没有然后了。他从未深想过晋疾医是哪种人,也没想到晋疾医的心理状态会如此堪忧,他无计可施,只能……“那就把江疾医一起带走!”
卫恒都忍不住想要给自家大舅哥的“奇思妙想”鼓掌了,为此,他还特意配置了一句高逼格的话:“有趣。”
王济一个“你再有趣一个我看看”的眼神扫过来……
……恒爹秒怂。
“你迁怒也没改变不了你带不走他们的事实。”卫老爷子一句话,就帮自家傻儿子从大舅哥的噩梦里解脱了出来。
“不跟着我走,难道放小娘在宫中你们就放心?!”王济表示,明知道赵王有可能要逼宫造反,这除非傻了,才会把卫玠留在宫里好吗?别跟他说什么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对不起,他从来就不信那一套。因为这话的理论基础是逆向思维,适用于智斗,需要对手超神。但这个世界上还是蠢货多一些。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
“放心啊,为什么不放心?”卫恒替卫老爷子开口,满脸真诚的不解。
“……”王济很想原地爆炸,但最后他还是决定先听听卫老爷子怎么说,他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你答应过大哥的,不在犯浑,不在犯浑,不在犯浑!最主要的是,好吧,他还是有点怕卫老爷子不敢和他呛声的,这种童年阴影没的克服。
卫老爷子当然也是站自家儿子要表达的这个意思的,只不过他比卫恒更有想法,难得童心大发一回,学卫玠往日的模样对王济道:“安心,安心,一定会没事哒~”
王济:亲家老爷这是终于到了老糊涂的年纪了吗?好生气哦,但还是要懂礼貌保持微笑。
“咳,开个小玩笑。”为老不尊的卫老爷子最后还是交出了他底牌,“先帝留了一道特殊的密旨。”
然后?
祭祀,誓师,十日之内,大军开拔!
大将军王济就这样踏上了他当了大将军之后,参与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的征程。
说来好笑,身为大将军的王济,其实并没有多少作战经验。他和参与过伐蜀灭吴的卫瓘、王浑这些老臣有着天然之别,但却偏偏就是这样的王济,坐上了骠骑大将军之位。连王济自己都觉得这很讽刺。
常山公主在出征前一晚,毫不犹豫的给了自己驸马一巴掌。
王济捂着自己的脸,他被打懵了。虽然常山公主下手并不疼,但是这做代表的含义让王济很委屈:“我最近没惹事,说不让带上小娘,我都没有带。”
“我是在打醒你,谁都可以说你当上大将军很讽刺,唯有你不可以!知道为什么吗?”
王济老老实实的摇摇头。
“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王武子,你一定行,你会带着荣耀回来,狠狠打所有嘲笑说你不行的人的脸,你不会让我和大哥的在天之灵丢脸的,对吗?”
王济的大哥王尚战死在灭吴的战场上,那个一直都是谦谦君子的人,却死的比谁都勇敢壮烈。那天战场上的血染红了天空,王尚扶一杆□□,屹立于千军万马之中,为驰援而来的将士拖延了最关键的时间,至死他都没有倒下。
“你怎么敢让别人说,王侯(王尚追封关内侯)嫡亲的弟弟当不起这一声大将军!”
“对不起。”王济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他已经那么努力了,所有人也都认可了他的努力,但当他成为大将军之后,大家还是觉得他更像是一个摆出来看的花架子,而最可怕的是,当所有人都这么说之后,连他自己都这么觉得了。
常山公主看不见王济的脸,但她能感受到她的驸马那一刻的决心。
当然,常山公主也不会天真的觉得,仅凭借王济的决心,就能彻底镇压叛乱,她说:“虽然说这次的叛乱更多的是在给你练手,这样你才能应付日后有可能出现的更大的麻烦,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令淑派人来告诉我,卫司空把孟观安排给了你,所以,放心吧,你一定能行。”
孟观是上次镇压氐、羌反叛的关键人物,在赵王和梁王联手都拿齐万年束手无策的时候,卫老爷子力排众议启用了名不见经传的黄门侍郎孟观,孟观勇不可挡,果然化腐朽为神奇,在最短的时间内,威震关中,后因功升任了右将军。
其实这次的叛乱只需要上孟观就好,派大将军都有点大材小用、杀鸡焉用宰牛刀的感觉。
但是,卫老爷子却用“狮象搏兔,皆用全力”给反驳了回去。王济的这次出征不仅在于镇压,更重要的是表达朝廷对周边蠢蠢欲动的邻居们的一种强势态度,新皇帝,新气象,如今在位的这位只会比晋惠帝更狠,他正缺人立威,你们谁若是想死,欢迎来战。
民族矛盾是个日积月累的大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卫老爷子慢慢融冰之前,只能先威慑,让他们不敢有异动。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这话真好。”王济在家中听常山公主转述,拍额而笑,“不亏是卫司空。”
“其实是小娘说的。”常山公主再一次恢复了她正常的雕塑状态,她真的不太会笑,表情管理学不到位,但她那双无神的眼睛里还是偶尔能流露出一些情绪的,好比提起卫玠时的骄傲与喜悦,“小娘写信说,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
为什么卫玠的话,最后由卫老爷子说出口,王济分分钟秒懂:“他写完又后悔不承认是自己写的了?”
常山公主无奈的点点头:“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他高兴就好。”王济却不觉得这有什么,因为这正是他一直想教会卫玠的,爱谁谁,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王武子的妹子,想做什么都可以!”
卫玠在想什么,很简单啊,狮象搏兔这话其实应该是清朝才出现的qaq他写的时候到时候痛快,写后发现这个时候根本没有这种说法,就不那么痛快了。
作者有话要说:王济二舅要成为真大将军啦~
感谢“白羽浅浅”亲每章都有的地雷,两个
感谢“我已”亲每章都有的地雷,两个
感谢“楚昭羲”亲每章都会有的地雷,两个
感谢“谰言”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一个
感谢“dter”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两个
感谢“与时间同眠”最近每天都会有的地雷,一个
感谢“棉花”亲又扔了2个地雷
感谢“跃然”亲又扔了1个地雷
感谢“得儿哟”亲又扔了1个地雷
感谢“云和”亲扔了2个地雷
感谢“阿离”亲扔了1个地雷
ps:五点二更~
☆、第122章古代一百二十二点都不友好:
王济答应走了,所有人都很高兴。赵王尤其的兴奋,在王济答应走还没走的日子里,赵王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私下里的小动作不断。让王济和卫老爷子想装睁眼瞎都装的很辛苦,王济觉得赵王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他的智商,私下里不知道掀翻了多少桌子。
赵王却没有发现问题,只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最近的一切都顺风顺水。
唯有孙秀皱眉,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您不觉得太顺利了吗?”
“你什么意思?”赵王毕竟已经是叔祖辈的人了,上了年纪之后变得固执又自以为是,最见不得别人和他唱反调。
“不,属下只是觉得……”
“你觉得的太多了。”赵王不以为意的挥挥手,示意话题到此结束。
孙秀只得停嘴,不过在心里却反而坚定了要继续他一直以来的活动——阳奉阴违。赵王太自大,但这也正是他投靠赵王的原因,好控制,他可不希望对于他来说好控制的赵王被别人控制了。
“熙祖(广陵王的字)准备的如何了?”赵王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还在想办法,羊皇后太精明,谢才人无论如何都靠近不了她。不过,太后的寿辰马上就要到了,哪怕只是为了皇家的脸面,不被人恶意揣测,等到了那天无论如何谢才人都是要被放出来露一下脸的。她只需要一次接触就能成功。药已经给她换了。”孙秀很快就把进度报告给了赵王。
“深度(……对,没错,这是清河王的字)那边呢?”
“卫家没办法下手,孙子辈四散在各处,卫玠在宫中,尤其难接近。”孙秀倒没怀疑过卫老爷子这手是在防着他们,而是觉得卫老爷子这是在防着所有人,十分狡猾,“不过清河王殿下另有打算,足够保证卫瓘不会在关键时刻添乱。”
“很好,待我入主宫中,掌握住卫玠,卫瓘也就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在赵王搞小阴谋小诡计的时候,卫老爷子也已经暗中准备就绪,只等着瓮中捉鳖!至于目前来说,看上去与此事全无关系的卫玠和晋惠帝……
这对小伙伴有钱有闲,坐在由红鬃白马所拉的座驾上,全程参与了大军出行前在洛阳举行的所有活动。
活动?是啊,活动。
卫玠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将士出征并不只是大部分里写的那样,行军打仗不是一场随随便便说走就走的旅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头部队需要提前数日开拔”之类的常识就不说了。
重头戏在后面还有——搞封建迷信。
讲真,出门看黄历这种封建迷信,在古代真的很有市场,而且必不可少。特别是在有军事行动的时候,这种主杀戮的凶事,需要特别注意,久经考验的太史令带着灵台丞等下属,分分钟就可以在有限的日子里,选出一个最适合出发主杀戮的黄道吉日,并能给出一堆玄而又玄、听了和没听没什么区别的玄学道理。
选定日子之后,就是祭天祭地祭军神了。
祭天,就是举行“类祭”,兵戎之事都要选在刚日的郊区,由天子亲自祭祀。理由简单点来说,就是天子要告诉自己的老子(老天爷),我要派人去打仗啦,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也不想的,都是对方挑事,忒不是个东西,我知道您肯定也看不过去,所以我就代表您去消灭他们,您一定要罩着我和我的军队啊,就这么说定了,嗯!
后面这个祭祀内容的白话文版,本来只是卫玠私下里和拓跋六修说着玩的。但却不小心被晋惠帝听到了,并深信不疑,觉得祭祀就该这么说,简单,直白。
“……”
幸好祭祀那天,其实并不需要晋惠帝开口背那些晦涩拗口的祭文,他只需要在嵇绍念的时候,配合的给出虔诚的表情就好。在这方面,晋惠帝的演技还是很值得信赖的。但是等仪式结束了,卫玠才听晋惠帝说,他闭着眼睛在心里默默祈祷时,对老天爷说的就是卫玠那一套,因为他觉得这样老天爷才能听懂,那些祭文什么的,简直非人类。
对此卫玠只能表示,他以后一定不在晋惠帝面前胡说八道了。
祭地就是宜社,也就是祭拜土地神。大军出征,最重要的就是路途通顺了。如果说祭天是在告诉老天爷这个老大自己准备干什么,那么祭地就是贿赂土地神这个地头蛇了,希望他不要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祭军神就不用说了,看字面意思就可以,想要办好事,就要交保护费嘛。【喂
咳,总之,一圈贿赂下来,呸,一圈祭祀下来,就轮到众将士列阵在前了,宰杀了祭祀用的三牲三畜后,要绕着阵队走一圈,并高呼“不命者,斩”。意思就是说,在战场上,不服从命令者,杀无赦。
在越来越激昂的祭祀军曲下,领头人每喊一句,挺直了腰板的士兵,也要气势如虹的跟着喊一句“杀”。
杀!杀!杀!
要不是晋惠帝演技好,围观这一幕的他当场就要变脸,从小生活在相对来说歌舞升平的宫里的他,从未见过如此阵仗,就像是一柄刚刚开刃的魔剑,不见血不会停!
卫玠悄悄支撑着晋惠帝,小声告诉他:“不要怕,这是你的军队啊,他们会保护你,保护大晋子民,会为天下所向披靡!”
这还不算完,这场仪式真的是不见血不算完的。
由统帅王济来完成“衅”的最后一步,这个仪式在春秋战国的文学作品《左传》里也有提及,将选出来的军旗、军鼓以及金戈一点点淋上鲜血,“建旗帜,鸣金鼓,正行列,擎节钺”(引自明朝史料)。
越来越密集的鼓声,直破云霄,以及披挂了甲胄的士兵,依据周礼不需要对高位者跪拜,只需要拱手而拜,完成最后的“介者不拜”。
然后,就是大将军王济站在能放大声音的特殊回音石上,对众将士做最后的誓师动员。狂风当歌,旌旗蔽空,鲜红的披风荡起肃杀的纹路。
王济翻身上马,大军开拔。
在骑上马的那一刻,王济不可避免的回想起了少时,手足无措的看着自家兄长踏马出征的那一幕,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是围观者,他的兄长是参与者,他面对历史的洪流是那么的软弱无力,他阻止不了任何人,也帮不了任何人。
王济那个时候甚至很不能理解自家兄长上战场的选择,一如他理解不了阿爹王浑为什么常年征战在外,对他这个嫡子的关心还不如家里的下仆多。
王济想起卫玠曾戏称这种情况叫家长出外打工后的留守儿童,比较高端的留守儿童。
没有人会喜欢当这种留守儿童的,因为如果家长只是出外打工,那么他们早晚有一天害会回来,可是上了战场,就未必能够安然无恙的回来了。王济看着阿娘每一日都活在担忧中,可是他却无力缓解,那让他十分暴躁,暴躁于自己的无能。
钟氏却反而不解的问王济,大部分的男孩子对打仗都很热爱,觉得兵器是男人的浪漫,为什么你却不喜欢呢?
王济无法回答。因为他不是不喜欢,他只是不喜欢他的家人参与其中,他不喜欢他的家人为别人流血牺牲。他知道他这样想挺自私的,但他真的无法控制自己不去这么想,打仗为什么不能是别人的事情呢?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在他的家人身上呢?兄长的功课得了满京□□士夸赞,为什么就不能选择文职呢?吴国灭不灭,很重要吗?那个儿时温柔到连小动物都不舍得伤害的兄长,怎么会变得突然想要杀人了呢?
后来,王济最崇拜、觉得全天下第一的兄长王尚,果然再没有回来。王济留在心里的疑问,成为了永远的疑问。
直至这一刻。
王济觉得他大概猜到了。若敌人杀害你的同胞时,你没有站出来,那当有一日敌人杀到你和你家人的眼前时,那谁还来为你和你的家人站出来呢?
东汉末年,英雄逐鹿。听起来这是多么霸气,多么的荡气回肠啊,可谁看过那一笔笔急转而下的人口数量?看到那不断倒退的生活水平?为一己之私,挑起天下生灵涂炭……那是枭雄的盛宴,却也百姓的末日。
只要一想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娘,也只能在乱世中这样随波逐流的任人宰割,王济就根本没办法在京中安坐。
他需要为小娘做些什么,他需要为太原王家做些什么,他需要为这个天下做些什么。
温柔的兄长还是那个温柔的兄长,王尚上战场,求的不是杀戮,而是以杀止杀,求的是天下一统后的世界和平。
虽然这么说有点矛盾,但王尚确实是这么想的。
王济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还在原地眺望着,倔强的始终不肯离去的卫玠。虽然明明客观上,他已经看不到卫玠的表情了,但他还是觉得他能看到,看到了那张与他有兄长有五六分相似的脸上,有着一模一样的期待,对他的期待,对天下的期待,对未来的期待。
这片即将乱起来的神州大地,太需要一场震慑所有人不敢轻举妄动战火的王者之战了。
而他,会完成这个使命!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纯恶搞,与历史无关)
——广陵王的字“熙祖”是怎么来的?
晋惠帝(撒泼打滚):我不管,我要自己给儿子起字!
晋武帝:你会起名字吗?你都没有好好学习。
晋惠帝:那谁起?父皇吗?十三弟(清河王)可是叫深度。
晋武帝:……你赢了,你随意。
&√。
至于字到底怎么起,晋惠帝很有自己的想法,祖延(嵇绍)借一半,小娘借一半,这样他儿子就有他最喜欢的两个人的名字了——娘祖!
嵇绍默默把娘祖改成了熙祖。
晋惠帝:诶?这个不是娘字啊。
嵇绍:多音字。
晋惠帝(深信不疑):哦。
&√
至今,晋惠帝私下里叫儿子,都是叫娘祖。
广陵王:……马勒个基!
第3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