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失笑道:“我知你有孝心,但是我吃了也是浪费,给你几个小朋友吧。”
黄竹也就从善如流,“那我替他们多谢老爷了!”
黄竹拿着人参果亲自料理了一番,这人参果每个的个头也是蛮大的,留了一个,剩下七个人参果也足以做成多样精致的菜品了。
为了这顿全人参果宴他也是煞费苦心,因为洪荒没有现代的厨具,他还得先炼出来,尤其是人参果不得沾五行,餐具也得是特别炼制的。
加上炼厨具的时间,花了半个月才做了十三道菜,包括人参果派、人参果沙拉、拔丝人参果、人参果汤、雪莲人参果粥、人参果烤肋排、人参果酱、蜂蜜人参果泥、人参果布丁、烤人参果片等等。
剩下那一个单独做成一个人参果羹,命人先送到娲皇宫去,附带造人鞭和小纸条,乃是告诉女娲,他已顺利完成任务回来了,顺便叫女娲吃个人参果。吃人的嘴软,日后好开口要她帮忙镇元子、红云的事。
都做好之后,就将昊天、瑶池还有八猫童子叫来,“看看,师兄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的大餐!”
童子们俱欢呼起来,经过多年修炼,都已辟谷,但是偶尔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也是不错的。
黄竹的厨艺不算特别好,主要是这些做法从没有出现过,就他一个人做,说他是做得最好的也不算错。而且紫霄宫的童子们平日也不太吃东西,不像他这么嘴刁。
虽说常年待在紫霄宫,但是昊天有昊天镜,紫霄宫也来往过那么多修道者,他们自然知道这些做法是从未见过的,新奇得很。吃了之后更觉得不但好吃,而且每一口都能带来大量灵力,八猫童子中一个修为浅的吃到一半境界直接就突破了。
这下子大家更知道是好东西了,把最后一点都分吃完毕,才舔着嘴唇说:“太好吃了,而且竟有如此充沛的灵力,黄竹师兄,这究竟是什么?”
几乎每样人参果菜都被黄竹处理得没有原形,若是他们看到了这些菜的原料长什么样,绝不会问这种问题了。天上地下,哪有人不知道人参果长什么样的,昊天甚至还尝试用昊天镜去窥探过五庄观的人参果呢。
黄竹就每样菜浅尝了一下,大部分留给这些小萝卜头了,听到他们提问,故意淡淡道:“人参果啊。”
昊天舔勺子的动作僵住了,“……你说什么?”
其他人也都像石化了般,不敢置信自己听到的。
黄竹偷笑:“人参果啊。”
昊天嚎叫起来:“啊啊啊啊啊居然是人参果!你为什么不早说,人参果!是人参果!我吃了这么多人参果!”
虽然知道肯定是什么上等仙果,但是没想到竟是洪荒驰名美食。要知道镇元子天性孤傲,他的人参果可是鲜少有人能品尝到,故此显得更为稀罕。
黄竹道:“哪里多,七个人参果做原料,咱们有十一个人,每人也就半个多。”
众童子险些昏厥过去,万万没想到方才他们吃的那些菜和点心就是人参果做成的,草还丹的名头可是闻名已久了。
瑶池想到自己方才觉得那布丁滑嫩,一口就嚼下一大块,顿时也伤心落泪,“师兄,你为何不早说那是人参果,看我们吃得如此轻率……”
黄竹笑道:“不然你们还要怎么吃,沐浴焚香,跪着吃吗?”
“那倒不是……就是吃完了才知道是人参果,”昊天回味了一下,“早知道我吃慢一点,细细品尝也好啊。”
刚才完全就是嘻嘻哈哈之间,很快就吃完了。
“就是怕你们小心翼翼的,那不就失去品尝美食的意义了吗?”黄竹一本正经地说着瞎话。
这叫大家还能怎么说呢,只能泪流满面拜谢黄竹师兄如此大方,把自己得来的人参果分给大家吃了,然后好生吸收人参果带来的灵气去。
而远处的娲皇宫中,女娲吃了几口人参果羹,却是“嗯?”了一声,觉得好像不是用普通水果做成的,但是也并未多加在意,继续吃了下去。毕竟女娲已是圣人,不像昊天、瑶池和八猫童子那样对人参果带来的灵气敏感,就好像大象不会在意蚂蚁和蜘蛛哪个更大。
吃完之后,那装果羹的容器底部浮现出几个字:五庄观带回来的人参果,给师姐尝尝。
女娲心念一动,算到这果然是个人参果,知晓了黄竹是什么意思,顿时也有点好笑,虽说不知他为何要护着红云,但也自语道:“罢了,看你如此费心思的份上。”
·
再说那三清自那日天庭成立之宴回去之后,太上老君就对两位弟弟说,“我听黄竹口吻,人族似是有些机缘的,听闻从前女娲证道乃是去不周山观光,那《不周山缺》又有传闻是黄竹所写,说不定真是受了老师法旨,指点女娲。”
元始天尊忙道:“大哥,你的意思是黄竹在暗示我等成圣的机缘在人族?”
通天教主本来就想去人族看看,此时一听开心地道:“好啊好啊,我们去人族看看吧,反正也不费什么功夫。”
元始天尊瞪了他一眼,“是不是好叫你顺便再捡几个人族回来呀?”
通天教主连连摇头,“成圣重要,二哥,成圣重要。”
太上老君拍板道:“我尚有一炉丹药未出炉,正是要紧时候,黄竹也尚在人族,两百年后,我们便去人族看看。”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应是。
待过得两百年,太上老君丹药既成,果然带上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去了不周山,他们站在云头上往下观察那些人族。
一看之下,通天教主大为失望,“这些人族,怎么一点特色也没有,全身上下没有什么可爱的地方。”人族是天生道体,看着当然不会让通天教主觉得可爱了。
此时的人族虽然有了基本的部落划分,能够狩猎、种植果腹,大部分人满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了娱乐活动,但在三清看来还是太弱小了,令人怀疑。
元始天尊也道:“我等成圣的机缘果然在此吗?”
太上老君道:“是否在此,我们化形去探一探就知道了。”
第16章三清成圣
话说三清收敛仙气,摇身一变,化作三个普通人类,进入人族的部落。
他们看到人族的生活井井有条,壮年男性会外出捕猎,女性采摘野果、带孩子或是制作小陷阱,做缝衣洗衣等轻便的家务活。稍大一些的小孩也会和年长者练习狩猎,帮助母亲干活。
有些部落还有修道者,因为资源不足,往往一个部族只能集体供养几个天赋最高的修道者,而这些修道者也不会完全只修炼,他们每修炼一段时间,也要参与部族劳动。
太上老君来到树林,正好看到几个人族各守一方,用网围捕鹿群,他们逐渐缩小距离,一些路听到动静,就飞快地逃跑。人族连忙加快速度合围,一头公鹿和一头小鹿被困在网上,其他的都跑开了。
这些人族按住公鹿,用绳子将它绑好,又小心地掀开网,将小鹿放走。
小鹿先是怯怯的,看他们没有动手的意思,一蹦一跳往森林深处,追赶鹿群去了。
接着,人族将公鹿架起来,几个人一起扛着往部落走。
太上老君见状,上前问道:“小鹿跑了,你们还不追?”
那几个人族看他眼生,以为是别的部落来做客的人路过,倒也没有惊奇,各个部落的篝火晚会各有特点,常常会出现去别处参观的情况。其中一个领头者便说道:“多谢提醒,不过,那是我们特意放跑的。”
太上老君问道:“你们为何将其放跑?”
领头人又道:“这是我们的习惯,凡是遇到有孕、年幼的生灵,都放归,如是方能有猎不尽的动物。”
太上老君满意地点点头,“此乃生生不息也。”
另一边,元始天尊也走在部落聚居地中,走着走着看到一处有几个人围着在说些什么,他凑上去一看,这些人是围着一块木板,上面绘着几个图,好像同样的器物,但细节不同。
听着听着他就明白,这是这几个人族各自设计的农具,他们在辩驳谁的更适合使用,谁的更好,更省力。他们轮流讲出对自己设计的看法,和对别人的设计的看法,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话。
最后的结果是谁的都有缺点,于是他们约定好继续设计,直到选出大家都满意的,才叫匠人去制作。
元始天尊也深以为然地点头,“宁缺毋滥。”
然后便是通天教主,他走到河边,看到几个人族小孩在戏水。
通天教主便蹲下来看,这些人族小孩分作两派打仗玩儿,他们用竹筒汲水然后射向对方。通天教主看得津津有味,看到那些小孩被射得哇哇叫,若是一个不小心,还摔在地上,甚是好笑。
通天教主往常接触的“小孩”,基本都是看上去像小孩,例如紫霄宫那些童子,虽然长得可爱,但板着脸一个比一个严肃。就连黄竹,上班时间那也是不苟言笑的。
人族小孩虽然称不上多可爱,但是这难得一见的童趣却感染了通天教主,痴痴看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大哥和二哥在召唤他了。
三清各族在人族中观察了一天,重新聚首。
太上老君道:“我观人族虽然弱小,却不失慈爱之心,所行暗合我教义,值得教化一番。”
元始天尊也道:“知道宁缺毋滥的道理,敢舍敢弃,必然有所作为。”
通天教主张口想说“小孩儿挺好玩的”,但是发现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只好临时改口道:“道体天生,若有条件,定能出许多修道者。”
太上老君闭目沉思良久,睁开眼睛,坚定地道:“我等成圣机缘必然在此,元始,通天,准备一下,我们便化形在这人族暂住。”
通天教主好奇地道:“暂住做什么?”
太上老君:“悟道!”
·
三清住在人族部落,虽然化形,但自然不会真的和人族一起狩猎带孩子,他们用道法改变了这些人的思想,以为他们三个是修道之人,因此平日无需劳作。
不过因为三清是为悟道,因此也会参加人族的活动,希望从中得到一些灵感。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已收过弟子,唯有太上老君不曾收徒,他本就讲究顺其自然,没有遇到徒弟也不强行去收。
先前说过,因为人族部落资源有限,不能供太多白吃饭的人修道,因此难免有些欲修道而不成的人存在,玄都就是其中一个。他根骨不佳,早早就被排除在外。而且玄都的母亲早就去世了,时人大多不知其父,只知有母,因此玄都也没什么亲人能够帮助他了。
虽然不被部落允许修道,但是玄都一心向道,常常去黄竹上仙的故居祈祷有修道者路过能收自己为徒,因为部落里的修道者遵从规矩,根本不会收他。
玄都无法,只好在门外偷偷听那些修道者诵念,死记下来,然后自己琢磨。
一日,玄都偷听之后,又在河边背诵自己记下来的片段,忽见部落里一个极少露面的修道者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他,顿时吓了一跳,生怕对方会去告状。但是对方不但没有,反而沉思片刻,问了他一个问题,就是刚才他背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玄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如此这般说了,那修道者没吭声,走了。
第二日,玄都又偷偷去河边背诵,竟又遇到那位修道者,玄都想到他昨天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竟有些痴想,鬼使神差地跪下来道:“前辈,你可以收我为徒吗?”
那修道者愣了一下,迟疑道:“部落内修道不是有定额的吗?”
玄都一听,伤心地道:“是的,可是我真的很想修道……”
修道者沉吟片刻,“我诵一段经文,你若是能解释其中的意思,我便收你为徒。”
这个修道者,就是太上老君了,他常常看到玄都偷听偷看别人修炼,有些好奇这个年轻人的执着,无意中问了一句,没想到这年轻人竟然要他收自己为徒。
太上老君念了一段经文,玄都听了,又按自己的理解说了一下,太上老君心中有些欢喜,上次解答经文他就看出来,这少年虽然根骨不佳,但是悟性却极好。根骨可以服用灵丹妙药改变,悟性却变不了。
而且既然他求师,那他们之间便是有缘,太上老君修的本就是自然无为之道,于是当即将玄都收下,作为座下大弟子。
玄都一开始并不知道太上老君是什么人,还以为就是部落里的修道者,而且他即使被收徒,也仍然不会被部落允许,于是只能每日干完活来侍奉师父,学习道法。即便非常辛苦,部落里的人还颇有微词,他也咬牙坚持下来了,毕竟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
太上老君看他如此辛苦却甘之如饴,更是十分满意,悉心教导。
·
三清在人族待了三百年,看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耘,狩猎,生,老,病,死……如是种种,终有一日,领悟成圣机缘了。
于是,三清坐在他们的屋子前,开始讲道,讲这些年悟到的道。
一开始只有玄都一个人在听,那些人族更要忙着干活,只是偶尔路过三清时看他们一眼。可是渐渐的,这些人族发现,即使他们不在跟前,在远处的森林里,依然可以听到三清讲道的声音,那些话语钻进他们的脑海中,又像是毫无波澜,又像是掀起了滔天巨浪,启发他们的灵智,开化他们的思想。
而且这声音传得越来越广,最后所有人族都能够听到,甚至是洪荒众生。其中自然有不少有缘者,一下迈入了修道者的行列。而就算是无缘修道,也受到了一些好处,思想更为明晰灵活了。
似玄都这般离得近的,直接被太上老君讲道冒出来的金莲涌体,强行改变体质,又听着太上老君专为人族讲的道,境界蹭蹭蹭往上涨。
三清讲道也是一种修行,因为他们是为了立教而讲道,这是完善他们的教义。
讲道百年之后,太上老君首先开口:“敬告天地,我乃玄门大弟子,三清之首太清太上老君,今在人族修行三百年有感,立一教为‘人教’来教化人族,无为之中有大为,以太极图镇压气运。人教,立!”
顿时,天道降下无数功德,太上老君证教化之道,立地成圣。
洪荒生灵纷纷跪拜新的圣人,其中最惊愕的莫非玄都了,他眼睁睁看着自己跟了三百来年的人族老师,突然就摇身一变成了太上老君,然后又变成了圣人!
要发达了,看着慈爱地注视自己的老师,玄都一时有点眩晕。
这还没完,他的二师叔这时也开口了:“敬告天地,我乃玄门二弟子,玉清元始天尊,今在人族修行三百年有感,立一教为‘阐教’。阐者,明也!以盘古幡镇压气运,阐教,立!”
于是,这就又一个成圣的了。
通天教主也迫不及待地宣告天地,“敬告天地,我乃玄门三弟子,上清通天教主,今在人族修行三百年有感,立一‘截教’,为众生截取一线生机!以诛仙剑阵镇压气运,截教,立!”
片刻之间,洪荒一下子多了三个圣人,众生跪了半天。
三兄弟都成圣了之后,互相看看,都大笑起来。辛苦修行万万年,终于成圣了!
笑完之后,太上老君却突然神情一敛,面无表情地道:“二弟,三弟,刚才你们为何抄我的告天地语。”
元始天尊:“呃……”
通天教主:“这……”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通天教主劝道:“大哥,我们毕竟是兄弟,如果不统一格式,洪荒还以为我们闹翻了呢。”
元始天尊也厚着脸皮道:“就是就是,大哥不要忘了你的教义是无为,就不要在意那么多了。”
太上老君淡淡道:“黄竹师弟说过的一句话可以形容你们,第一个使用这个句式的是天才,第二个使用的是庸才,第三个使用的是蠢材。”
说罢,太上老君伸手一拉玄都,带着他飘然离去了。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原地石化了半天,他们俩怎么就一个庸才一个蠢材了,看着大哥的背影无语地道,“大哥,有你这么说自己弟弟的吗?!”
第17章又要出差
继女娲之后,洪荒终于再出圣人,而且一次就出了三个,不知多少人心中滋味复杂。三清正在兴奋之际,却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成圣正是给接引和准提指了一道明路。
千百年来,接引和准提与三清一样,在苦苦寻找自己的成圣之途。也试过学习女娲造一生灵,但是没能成功。直到三清成圣,他们才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其实也是立教派!
要知道,鸿钧分发圣位,给了他们希望,就是增加了他们的执念,其实变相地把他们的路堵死了,唯有得大功德方能成圣!
三种成圣之法,以力成圣有盘古前车之鉴,大家都自动排除了,剩下只有斩三尸成圣和功德成圣,但是试问,倘若成圣已经成为执念,那又怎么可能斩去自我呢,还非得功德成圣不可以了。
接引更是想到,也许女娲造人族能够成圣,其他人却无法成功的原因,关键其实不在“造化”,而在“人族”。很多人会被迷惑,认为女娲获得那么多功德成圣是证了造化之道,但是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可能是人族大有可为,被天道认可,故此能以功德成圣。
三清也是一样,他们是在人族以教化证道,这绝不是巧合。可能重点不是教化,而是要教化什么种族。
人族,大大可以利用啊!
再说紫霄宫那边,三清成圣后首先就是来拜见老师。
来了发现紫霄宫内也是喜气洋洋,说不上张灯结彩,但是童子们都带着微笑,毕竟三清都是从紫霄宫走出去的。在黄竹的指导下,遇到三清首先就要来一句“恭贺新圣人”,后面接着一大串贺喜的话。
三清纵然是圣人了,听得也是笑逐颜开,看这些童子愈发顺眼。
最后进了大殿,更是发现女娲已经来了,黄竹正在招待她,难怪不见黄竹。
女娲见三清进来,忙起身道:“恭喜三位师兄证得混元道果,我知道消息后早想与师兄们道贺,却是不知该往何处去,干脆来了紫霄宫等着。”
女娲这话说得好啊,从前,她这个师妹是圣人,三清是师兄,却只是准圣。她若是要知道三清的行踪,除非鸿钧动手遮掩天机,否则心念一动便知。然而现在他们三人也成圣,女娲就算不出来了。
三清听得心中暗爽,也道:“师妹客气了,原该我们去娲皇宫拜访。”
女娲笑道:“哪有师兄拜访师妹的道理,三位师兄教我不好意思了,还是快坐下喝茶。”
三清入座,黄竹一面给他们斟茶一面道:“恭贺三位新圣人,三兄弟皆成圣,我们紫霄宫更是一门五圣人了,真是要忙饮此杯。”一句话,就是把大家团结得更紧密了,同时生出浓浓的自豪感,如今天下五个圣人,可都是咱们紫霄宫的。
三清心中都感念是黄竹说的那句话让他们动了念头去人族,也未想过和他摆什么圣人的架子,感慨道:“黄竹师弟就是会说话,外面那些童子也是你教的吧?”
人人说的道贺话,那就没有重复。
黄竹微微一笑,“可三位师兄也太过小气了,都为圣人了,竟不大方点儿,赏下些宝贝吗?”
三清顿时有点小尴尬,通天教主不满地道:“你别挤兑我们,紫霄宫内难道什么宝贝没有嘛,还需得我们来赏。”
元始天尊幽幽道:“通天别说了。”本来不是那样,通天一说反而显得是他们小气一般。
太上老君洒脱地道:“哎,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圣人,礼数没那么周全,回头就给各位小师弟补上。”
其实太上老君只要当面叫那些童子一声小师弟,他们就该化了,圣人的师弟是那么好做的?便是正经在紫霄宫听道的,都不是人人能被称一声师弟呢。
黄竹私下也是爱开玩笑,又道:“大师兄豪气,不是先天灵宝可不要哦。”
三清:“……”
女娲眯眼笑了起来,“你就知道说些没头脑的玩笑话。”
通天教主愤愤道:“就是,黄竹最狡猾了,若是发宝贝,偏不发给你。”
这时,鸿钧也从内殿出来了,三清、女娲和黄竹纷纷行礼,黄竹也站到了鸿钧身旁去。鸿钧看着三清,满意地点头,“如此快就领悟了成圣之道,我玄门有尔等,合该大兴!”
三清连忙又拜谢一番鸿钧教诲,他们能有今天,着实多赖鸿钧的讲道。
然后又聊起了开辟道场的事情,原本圣人地位太高,为了以示不干涉世事,要搬到三十三天外,但是如今天下未定,大家都知道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尤其是三清刚刚立下人教、阐教和截教,一推算,弟子名额还没满,而且得安排广传教义啊!
于是向师父请示后,可以便宜行事,虽在三十三天外开辟了道场,但是不拘只待在天外道场,原先在下界昆仑山上的道场一样可以住。
因为三清是倚人族证道,女娲往日和他们也不怎么亲,有了这层关系后倒是都觉得近了不少,这时说道:“看来三教要大兴了,圣人教派,又不似从前紫霄宫在三十三天外,难找得很。现在,洪荒众生定然是都冲着昆仑山去了。”
第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