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掌柜也不客气,他自才十几岁时就跟随韩老太爷,后来又辅佐过韩林凉。就见老人家涨红了脸道:“四老爷,这说话可得凭良心!当初分到你手里那个油坊,才两年功夫就被你弄的一团糟,每天榨的哪点油卖的钱,还不够你买酒喝!是你天天跑来老爷跟前哭穷,说快要养不起孩子,老婆也跟你闹要跑回娘家,你说你想把油坊卖给老爷,换几个钱好过日子。老爷就差了我去瞧一眼,先不说你那油坊里面就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忙活,出的油渣滓多,味也不正,根本没人来买!还有那房子更是被糟蹋成了个烂摊子,房顶都塌了半边,院子里长满杂草,老鼠乱窜!老爷说这实在不像样子,你就哭诉说当初分家的时候是自己手气不好,吃了亏,抓阄只抓到这家油坊,要是能抓到老爷的布行,定能好生做买卖,也不至于沦落至此。你是老爷最小的兄弟,他这个当大哥的,实在不忍心看你把日子过成这模样,这才跟夫人商量,把在芦台县新开的那家布行分店送给了你,还一并奉送了店里伙计和半仓货!”
四叔脸不红心不跳:“是啊,所以大哥才写了文书,立了凭证,白纸黑字的愿意把将芦台布行送给我。”
杨掌柜问:“那四老爷可还记得,当初签写这文书时,四老爷您一看凭白得了间布行,高兴的很,跟老爷允诺说今后一定好好做生意。又说自己跟那榨油房实在不对盘,八字不合,正准备把那房子拆了,捡吧捡吧点木头好当过冬的柴火烧,我家老爷一听说使不得,毕竟那是上辈留下的产业,所以又送了您十车炭好叫您过冬。您拿了炭,一高兴,就说那油坊反正也是烂摊子了,老爷要是不嫌,就尽管拿了去。”
四叔仰着脑袋,似笑非笑的望天,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杨掌柜又道:“我家老爷是实在可惜祖辈上留下来的产业被这么糟蹋,所以才接过了那间油坊,花了大力气来整饬屋子院子,正好当时我们布行正开始进印染的生意,所以老爷就把那家破油坊改成了一所印染坊。”
话说到这儿,陈芃儿终于明白过来。
广昌是依托韩老爷的布行起家的,当初韩老爷经营得益,布行生意做到在宁河已经是最大的一份。其实布行最后只是韩家生意的一部分,那个时候韩老太爷已经在宁河开办小型的棉纺加工厂,纺线、织布、印染、买卖,都有涉及。其中只印染这一项,就是韩家生意中的大头,迄今这间印染坊仍在,这么多年规模已变得十分庞大,宁河老店中所卖的布匹,全皆是由这间印染坊出产,且不光宁河广昌,周边县镇上纺出的布匹,也大都是运到这间大染坊中进行印染。
可以说,这个印染坊算是宁河广昌老店和天津广昌总店的大本营。
这个时候四叔站出来,这印染坊的前身,那个破油坊是他的产业,不论房子还是地,也都是他的,至于这块地上又盖了什么新房子,经营了什么新营生,自然也是他的了。
他这一下,等于是把宁河和天津的广昌给要去了一大半!
第三十九章勾心
第三十九章勾心
第224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