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顾维则迷茫地抬起头来看向同事,我媳妇儿不是说最近没有什么采访吗?
嗨,你这么说,谁能够想到你媳妇儿真得到了菲尔茨奖。同事笑眯眯的说道,我今天看了一圈,围脖上也没有关于你媳妇儿获得菲尔茨奖的热搜,我看应该是这件事情还没有报道出来的缘故,或者是关注这个的人实在是不多的原因吧。
现在多少人在看直播?
大概有几万人吧,吸引了不少大学生观看呢。顾维则放下笔,拉着椅子坐在了同事身边,就想要看看他家的小宴,究竟会怎么接受采访。
他记得,小宴以前是特别不喜欢被人采访的。
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华国籍的教授安宴,获得了数学最高荣誉菲尔茨奖。袁记者说道这里的时候,对着屏幕笑了一下,随后又说道,安教授,您能够给网民们分享一下,获得菲尔茨奖那一刻的心情吗?
那种心情怎么说呢?就好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还没有获得奖励的时候期盼自己能够获得这个奖励。但是获得这个奖励之后,感觉一切都不太重要了。安宴说道这里的时候,低着头低笑着说道,当然,这对于我而言,可能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我还有下一个课题在等着做,没有特别多的时间来高兴已经获得的奖励。
我也不是说我不高兴,怎么说呢,就觉得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甚至还觉得有点儿迷茫,今年获得菲尔茨奖的学者大部分都是三十多岁,我这个年纪就获得了菲尔茨奖,这让我非常的惶恐。
惶恐?记者被安宴给说得愣住了。
第209章完成
别说是在电脑屏幕前观看网络直播的网民很疑惑,现场的袁记者一样非常震撼,他甚至不敢相信,安宴竟然能够说出惶恐这种话来。也不知道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一个态度说出这番话的,但袁记者是专业的记者。即便是发生了这种让人感觉到有些困惑的情况时,依旧还是非常镇定。
惶恐,您为什么会认为获得菲尔茨奖会是惶恐呢?袁记者拿出了作为一个女主持人应有的速度。
安宴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与其他四位菲尔茨奖得主相比,实在是太年轻了。况且,我作为一位研究理论物理学的人,竟然得到了菲尔茨奖,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件非常惶恐的事情,您觉得呢?
可是袁记者微微蹙着眉头说道,我倒是认为这是您应该获得的。
哦?安宴看向袁记者说道,您为什么会认为我应该获得该奖励呢?
当然是根据安教授之前的经历。袁记者清了清嗓音说道,再说,安教授在数学上的贡献,并不比那几位教授弱上多少。或许,安教授在年龄上有些吃亏,又不是数学家出身,但那又怎样呢?您的学术成果是全球有目共睹的。
安宴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这算是开始进入正题了吗?
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已经开始有网友在不停地留言了
【我是来看华国第一位菲尔茨奖得主的,没想到竟然这么年轻】
【虽然菲尔茨奖得主的岁数是在四十岁之下,但是这位明显太年轻了吧?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年轻的菲尔茨奖得主,谁能够告诉我最年轻的菲尔茨奖得主究竟多少岁啊?还有,这位竟然是物理学家不是数学家?这也太尴尬了吧。】
【我来告诉你,最年轻的菲尔茨奖得主就是他没有错,就是你现在看见的这个人,他就是菲尔茨奖最年轻的得主。】
【我去,有眼不识泰山,原来他就是菲尔茨奖最年轻的得主啊。】
【这就真的很厉害了?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啊?啧啧,多少岁啊,看着还不到二十岁的样子,就当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了?】
【没错,已经差不多当了一年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了,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就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我的天啊,这是什么神仙教授】
网友还在那边吹水,这边袁记者已经开始提问了,安教授,我们知道其实您在高中的时候,有参加过数学竞赛对吧?
没错。提起这件事情来,安宴很坦然,但还是有些尴尬。怎么说呢,他是菲尔茨奖最小年龄的得主倒是连省的数学竞赛都没有能够冲进去。这就特别的尴尬了,还弄得当年数学竞赛的所有人都跟着他一起尴尬。
毕竟他当年是没有能够参加省数学竞赛决赛的,在复赛的时候就被刷下来了。
而当年参加过省决赛和国赛的人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比安宴更加厉害才对,但好像也没有安宴那么厉害。至少现在出头的那一批人里面,没有和安宴同年参加奥数竞赛的。
我听说,您好像是在复赛的时候,就被刷下来了?
对。安宴点点头,解释着说道,因为那个时候我才打算努力学习没有多久。之前我特别的咸鱼,什么都不想做,就想要在家里做一条咸鱼。
那是什么促使您像是现在这样努力呢?
什么啊。安宴琢磨了一下说道,大概就是我想明白了,人这一辈子,好像能够靠自己改变的机会不太多。我不想在家里当一条咸鱼,虽然我爸妈还是能够养得了我,不说是富足的生活,至少小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在高考之后,仔细地想了想以后要过的生活,天天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什么事情也不用想。
就忽然一下觉得这样的生活好像也挺可怕的。安宴摸了摸自己的鼻梁说道,网友们也别笑,我以前吧,真的挺废的,就感觉自己每天在家里赖着自己的父母就好。要不然就赖着别人,反正每天都会吃得饱穿得暖,我的要求其实挺低的。
也没有什么大的志向。
所以促使您转变的契机是在高三对吗?
应该是说高考之后,我在家里想了好几天的时间,我觉得我的人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应该继续这样下去。
所以您选择了复读高三?
没错。安宴觉得这次的访谈算得上是一次深刻的剖析自己。这大概也是人社日报想要给青少年竖立一个榜样的关系。安宴说的话倒是挺接地气的,就是一点儿都不高大上。
【原来安教授之前只想当一条咸鱼啊?这不就是我自己吗?】
【我仿佛是看见了自己,我也觉得只要有吃有穿就好,其他的,我都挺不在意的。】
【讲道理,我一开始还以为安教授是在说我呢,原来是在说他自己啊。】
【这么说起来,我现在努力还不算晚吗?】
【奋斗,奋斗!!!】
那么安教授这么说起来,你是从复读高三的时候开始努力的吗?
不,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是从高三毕业之后,连续想了好几天关于未来的问题。我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够这样一层不变,然后就开始努力的想要适应新的生活。安宴说道这里的时候冲着袁记者笑了笑,又继续说道,我那个时候就觉得如果我学习成绩好,说不定今后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您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获得菲尔茨奖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