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云长歌(17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说完之后李通古呈上韩岩的书信和韩熠的奏疏说道:此乃韩王书信和中书令之奏疏,还请王上过目。

高府令走过去接过这两样东西摆在了颜徵的案头。

李通古小心翼翼的抬眼看了看结果就看到颜徵将书信放在一旁,先拿起了奏疏看。

李通古站在下面大气都不敢出,等到颜徵都看完之后,观察了一下他的表情,结果发现根本看不出喜怒。

似乎韩岩这样过分的要求并不会让他生气一样。

颜徵将书信放在御案上问道:中书令有没有说别的?

李通古愣了愣,韩熠的奏疏写的那么详细还要说什么?

他心中虽然疑惑却还是立刻回答说道:中书令没有说其他,只是说都在奏疏里了。

颜徵垂下眼眸,掩盖住了眼中的失望。

他又问道:你见过韩王吗?

李通古顿时精神一振说道:未曾,臣到了韩国之后就听闻中书令已经与韩王谈妥,韩王的要求都在书信之内,臣听闻之后就立刻快马加鞭赶回来了。

李通古这句话说的很有技巧,所谓的谈妥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就看颜徵怎么想了。

果不其然,颜徵皱起了眉头。

李通古心下一喜,忍不住多了句嘴:王上有何忧虑,臣愿为王上分忧。

颜徵看了他一眼心说这个你分不了,除了韩熠,谁都不能为我分忧。

要知道以往就算是公事,韩熠也会再写一封私人信件的,奏疏是奏疏,信是信,会关心一下他的生活,问他最近开不开心,然后会告诉他带什么东西回来。

结果现在全没有了,颜徵表示非常不开心。

他调整了一下心态问道:以你看韩国现状如何?

李通古说道:较之我国自是差了许多,算一算的话,应该算是七国最弱。

颜徵点点头:这样吗?

之前虽然颜徵想要将韩国交给韩熠,现在韩岩跟他一个想法,就让他觉得有些微妙了。

他本能的对韩岩有些敌意,毕竟就算是民间能这么为弟弟着想的人都很少,更不要说在王室了。

韩岩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心情要求韩熠去治理韩国的呢?

颜徵伸手叩了叩案几,又问道:中书令状态如何?

李通古迟疑回答道:挺挺好的,韩王似乎很重视中书令。

颜徵的心情又低落了一个指数,李通古看颜徵似乎不太高兴的样子,便问道:王上可是不满韩王所提之条件?

颜徵敏锐的察觉到李通古似乎话中有话,便不置可否说道:你怎么看?

李通古就等着他这句话立刻说道:臣以为,此乃好事啊。

颜徵倒是感兴趣了:哦?怎么说?

李通古分析道:首先若是能够和平兼并,对大秦来说自然是大有好处,而韩国弹丸之地,积弱已久,贸然派个人过去治理,只怕未必能让那里有起色,甚至还会遭到当地人的排斥,若中书令的话,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种排斥,更何况中书令之能有目共睹,当初芙蓉县贫弱至此,全凭中书令扭转乾坤,想必治理韩地也不在话下。

李通古话里话外都在吹嘘韩熠的本事,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只不过韩地再小也是一国之地,作为侯的封地似乎有些大了些,只怕丞相他们不会同意。

颜徵眯了眯眼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通古沉默了一下才说道:臣不愿隐瞒,自当直言不讳,还请王上赎罪,以臣之见,以中书令从龙之功,匡扶社稷之功,当晋位为公。

第258章

颜徵听后若有所思地看着李通古,其实李通古说的这些话放在平时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放到这个场景就很有问题了。

颜徵没有正面回答,安抚了李通古两句就让他去休息了。

他低头看着御案上的书信和奏疏,又叹了口气,一时之间有些担心,韩熠不会以后都不给他写信了吧?

高府令看了看时间,小心问道:王上,该用膳了。

颜徵应了一声,让人传膳。

恰好今天的食谱上有好几道菜都是韩熠送上来的方子。

实际上韩熠曾经给膳房了一张表格,上面写着每天早中晚外加夜宵的菜谱,并且这个菜谱还是跟着时令改变的,力求最大程度上让颜徵不缺乏任何营养也不会营养过剩。

颜徵看着这些菜色就想起了韩熠,半天都没动筷子。

高府令弯腰问道:王上可是觉得菜色不合口?

颜徵忽然问道:你觉得该给阿熠晋位吗?

高府令木了一下,这话事情让他怎么回答?

他一直跟在颜徵身边怎么会不清楚颜徵对韩熠的感情?

如果他说实话,颜徵可能不会高兴,如果他顺着颜徵说又觉得有些愧对先王。

颜徵看到高府令沉默,便点点头说道:寡人明白了。

高府令不说话已经代表了一种态度,他跟韩熠的关系还不错的,然而连他都觉得在这个敏感时期不适合给韩熠晋位,李通古怎么会不知道?

更甚至李通古这么说,有没有想过会让颜徵怀疑这是韩熠的意思?

以颜徵的政治智慧,不用多想他就明白了李通古的心思,不由得冷笑道:其心可诛。

高府令缩头不说话,再一次肯定无论是谁都别想挖坑坑韩熠。

不说韩熠自己知道之后会有什么反应,恐怕还没等他动手颜徵就要动手了。

高府令也有些感慨,李通古还是太心急了,他根本不明白颜徵对韩熠的信任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挑拨的。

哪怕韩熠真的拒绝颜徵,颜徵也不会怀疑他要造反。

当初韩熠可是放弃了王位回来救他的,哪怕是后来把他送到秦国之后,以当时他的处境,韩熠也可以直接走人回到韩国,看韩岩这个样子,说不定还会退位让贤。

到了如今,韩熠的本事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这还是在秦国有许多人扯他后腿的情况下,他如果到了韩国,自己说了算,韩国肯定不是如今这个样子。

当年韩国国力强盛的时候他都没有留下,现在这样的烂摊子,他怀疑韩熠一点都不想要。

颜徵本来想要写封信给韩熠让他小心一点李通古,这人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至于他这里,也只能先将李通古写在小屏风上。

嗯,这个小屏风是他最近弄来的,没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上面就是有着特别淡的山水背景的纸,屏风分两扇,一扇红字一扇黑字。

红字那边写的就是他比较认可比较喜欢的臣子,黑色那边就是上了黑名单,但是还算有用,暂且用用的臣子。

现在红色那边最高的是大庶长,至于为啥没有韩熠他都把韩熠放在心里了,也就不用写在这上面。

黑色高居榜首的之前是姜不韦,姜不韦倒台就划了一道横杠,现在是李通古第一位。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