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星城急了:“什么叫栽了?我可没有栽了,只是我——”
她话才说道一半,一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二是又瞧见船上一位文官朝这边急急走来,赶紧迎上去岔开了话题。
那文官远远便拱手行礼:“俞布政使,殿下那边得了印度女王的来信,说是女王现留居金奈,距离科伦坡不远,想要请您会面。”
俞星城倒是也惊喜:“我去回禀殿下,然后便起航去金奈。”
文官点头:“殿下正是也因此事要与您商议,印度女王此次的会面,未必是什么叙旧情谊。还请俞大人先回船吧。”
不是叙旧,还能是鸿门宴?
俞星城回到船上,小燕王在议事间内坐着,拈着毛笔似乎无从下笔写字,戚雨信与温骁都在。
小燕王听见推门声抬起头来,舒了口气:“抱歉,说是让你返程的时候好好歇一歇,却又把你叫来了。拉克希米要与你会面,此事本身倒没什么,只是我要提醒一下现在的局面。”
俞星城落座,屋里的奴仆都被赶出去了,温骁从旁边茶桌上端了杯热茶放在她旁边桌子上,俞星城对他略一点头,转脸与小燕王道:“现在的局面?”
小燕王:“简单说来就是,我们虽然把英国人赶走了,可我们也不能让印度就在咱们旁边壮大。我们与印度,已经从盟友,变成了既可以合作也要提防的关系了。前些时候,乌斯藏的□□派遣使者与拉克希米会面,这就是个危险的信号,而拉克希米还想要出兵孟加拉国与缅甸扩张自己的领土,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
大明与印度很难成为盟友,这点俞星城其实也了解。
因为两个国家的生产类型部分重叠,另一部分则互不需要,比如两国都是茶叶农产大国,印度盛产黄金、宝石与香料,但大明对这几类的消费都不高。而另一边,大明虽然有了不算弱的工业能力,但印度作为英国旧日殖民地,大明有的厂子,他们也有。
还都是有大量劳动力的古老农耕国家。
很明显,两个国家短期很难形成互惠关系。
而乌斯藏的事情,温骁最有发言权,关于西侧一代的地缘政治十分复杂,而许多西侧的战事、政事,都与印度的新旧王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明如今已经掌控倭国与淡马锡,对东海没有什么矛盾需要处理,很可能要来处理乌斯藏,而这时候拉克希米与乌斯藏的□□会面,大明不由得会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