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星城不知道这是不是怯昧。
她傍着他在沙滩上走,直到前头预存的方向传来了哨声和鼓声。男孩抬起头来,他被太阳晒伤仍显得过于清丽的容貌十分显眼,但他显然被哨声吓到,抱住前头妹妹的脑袋,在海滩上快跑起来。背后篓子里的鱼虾颠簸的乱洒,他顾不上了,干脆扯掉肩上的布绳,扔下背后的篓子,只带着妹妹,呼喊着朝渔村飞奔而去。
俞星城听不太懂他的方言,只听懂了两个字:“倭贼!倭贼——”
作者有话要说:会有一些怯昧回忆的片段,不过不会描写太多。
第263章愿望
“倭贼?”
闹倭,那都是嘉靖年间的事情了,偶尔隆庆、万历两朝也有过,不过那时候倭贼就不敢太猖獗了。
看来,怯昧是那个时代出生的人啊。
俞星城快速跟上前头小男孩的脚步,他蹬上一块礁石远望,远处的渔村附近已经停满了红色旗子的快舟,一些灰黑色的烟柱被海风吹倒,但这距离上已经能瞧得见,那些在村中游荡的持刀倭寇,与早已成片倒在地上的村民。
倭贼屠村一向是手快,他们甚至还将村中几个敢于反抗的人,吊着挂在了树上放火烧。
男孩显然是吓坏了,他嘴唇翕动想要喊什么,却只是倒退两步,去看向自己来的方向。
看他背了一筐的鱼,显然是从距离村子有点远的某个小码头挑了鱼回来的,那边还有几个成年的村民,可男孩刚转头,就发现,几艘倭贼的船只,划着桨顺着风,快速的接近了他刚刚在的码头。期间,几个黑色的陶罐被高高抛起,砸碎在码头上,那用木桩和木排制作的简易码头,连同上周围许多小船、藤筐迅速燃烧起来。
男孩前后都无路,他抱紧装着妹妹的前筐,一咬牙,朝陆上的方向奔去,钻进了海边低矮的灌木丛中。
俞星城刚停驻脚步,这一片海滩的场景如同地震般晃动,也开始逐渐崩塌。
她明白,如果怯昧正随着圣主消失而消失,那这些记忆的片段不过是他死前的走马灯,转瞬即逝。
她不再停留脚步,决定要一直朝着出口的方向而去。
而怯昧的记忆片段,则像是一路风景般,出现在俞星城身侧而后随即消失。
她瞧见一处长满杂草的破旧院中,十四五岁的少年穿着鹅黄色的戏袍,没有带妆,素净的脸生的矜贵清丽,于此地格格不入,那华丽艳俗的过分的书生戏袍,让他穿的如同如春闺梦中情郎。他站在一个脏兮兮的木头箱子上,慢慢的唱,下头坐着一班戏台中的前辈,给他打着小鼓。
一个脸上有些小雀斑的女孩,比他小两岁,穿着奴仆的衣裳在不远处扫地,时不时朝他投去目光,听见他的唱腔,甚至还会摇头晃脑的跟唱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