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来了暴雨和雷电,
也带来了希望。
是火种,
点燃了文明。
您是希望,是梦想,是远方。
请,接受我的臣服。
表演结束,全场起立鼓掌,致以花滑赛事最高的利益。
梅叶鞠躬,场上下起了熊猫雨,玩偶们前赴后继,英勇撞向冰面。不知道是那个观众,仿佛吃了菠菜,堪比大力水手,那玩偶,砰地砸到她额头,吓得她倒仰在地,引起一片哈哈哈哈哈。她假装无事发生,迅速起身,捂头行礼,以示感谢,直到观众们用尽礼物,意犹未尽。
王嘉树嚼着口香糖,已经习惯了这个场面。他踢了老姚一脚:“你是不是传授了什么秘诀?这几个四周,怎么像三周一样轻松?”
姚教练瞥了他一眼:“自己练不好,怪我?我一个双人滑选手,教个三周都够呛。这能是我教的?”
感觉不到难度?那就对了。一方面,这个节目对梅叶的难度已经远不如前,“相对简单”了,另一方面,是她把所有动作都做到极为标准,丝毫没表现出吃力。
完全把动作内化于身,梅叶已经对起跳时机、轴线调整和落冰重心的掌握精确到了极为微妙的地步,任何一个步伐进出,她都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完成高质量的跳跃。
剩下的两成,跟太多因素有关,例如个人状态、临场发挥、冰场软硬度等。不过,花滑本来就是不能百分百保证的运动,再优秀的选手也避免不了摔跤。就算是这样的成功率,也没到她预设的理想范围,因而仍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某女观众一手紧紧扯住友人的袖口,一手捂住胸口,扑通扑通。
“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我眼里已经容不下其他人了,我老公,美得就像水中的倒影,仙到虚幻。”
“切,这叫粉丝滤镜。”
“啊!”
“啊——”
“95.31分,短节目个人最好成绩!”
“也是,我国单人滑短节目记录。”
“上午男单最好成绩是郭鹏吧,90.28分。”
“对。”
“这下,真是把男单按在地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