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有金手指[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4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自家的孩子全部集中在省城与帝都,他平时就关注他们所在城市发生的大事。

屯子里已经通电,是周围通电最早的屯子。

杨父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做梦一样,几年前的他,想都不敢想。

刚好听完早上的新闻,就听到脚步声,还有大嗓门,老杨,在家不?rdquo;

在,进来吧。rdquo;

喝上一口好茶,杨父望着窗外,透过干净透明的玻璃,看着走进院子的几人,很快又关上。

都是关系很好的几位,今天来的人中间还有大闺女的公爹老周。

站在廊檐下习惯性的跺跺脚,大家才进来,地面上铺着光滑白净的地砖,每次进来都要在廊檐下跺跺脚,还得换上特意做的棉拖鞋。

杨家现在真是不得了,讲究的不行。

不过他们也理解,比他们家的墙面还干净光滑的地面,换成是他们家,也得这样讲究。

老杨,一天天的待在家干啥,也不出去溜达溜达。rdquo;说话的人是老谢。

出去溜啥溜,冷死人哪有家里舒服。rdquo;语气中透着满满的嘚瑟。

几人坐在炕上,说起新房子建好以后摆酒的问题,老周是最关心的,自家二儿子家的新屋酒也得摆,还不能与杨家三兄弟撞上同一天。

时间上得商量商量,还有摆酒的菜色,也得一起商量商量。四家都要差不离才行。

至于凤兰妮子家,暂时是不摆酒的,人家家里的菜色,其余几个家里也比不了。

谁也没有想到,知青当中最沉默寡言的沈小子,如今成了大老板,不但他自己富了,还带动妻子娘家的哥姐一起富起来。

是个有良心的,就冲这点,屯子里的每个人都竖大拇指表扬,当初大家还说老杨家的小闺女眼神不咋滴,找个弱鸡仔,结婚几年一直靠着娘家帮衬。

不少人笑话老杨一家人,就是他都被很多人问,现在想想幸好他当初看在儿媳和老杨的面子上,没有说什么,要不以后都不好面对沈小子。

你就嘚瑟吧,咱屯子里就你们夫妻俩最享福,孩子们孝顺,个个都能干。rdquo;

那是,都是我从小教育他们教育的好,孩子就要从小就教育,言传身教也很厉害的。我家清和现在教育媛媛与小远都是跟我学的,对我们很好,说是让孩子们也学着孝顺老人,一代代的传下去。

让孩子们从小就看着父母怎么孝顺上一辈的老人。做比光说更有说服力hellip;hellip;rdquo;一个人巴拉巴拉的说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理念,听的几人相互翻白眼。真当自己是教育孩子的专家不成,真能瞎掰。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