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宫吉皇贵妃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2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到了万寿节前三日,就是花衣期了。

所谓花衣期,是清代官场一场重要的礼仪制度,即规定官员在万寿节期间,应该穿着“花衣”。

什么叫花衣呢?其实就是蟒袍。

蟒袍在明代是特赐之物,到了清代才开始放宽条件,只不过蟒数上有区别,从礼制上讲,这时候的蟒袍属于吉服,用于庆典场合。

因着此时才是雍正三年,胤禛特地下旨,道是此万寿节不必大庆,待得四年再庆也不迟,花衣也不必一定要着。

皇帝虽是如此说,毕竟万寿节是喜庆日子,忌讳不吉利之事,朝廷已经三日不理刑名。

第259章万寿节(二)

见皇帝下了这道旨意,许多穷京官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蟒袍颇为华丽,极费工本——家底殷实的官员,可以借此普天同庆之时,好好地炫耀气派一番。

但对于更多的穷京官,置办蟒袍其实已经成了一种负担。

所以,胤禛下这道旨意,不光是因为三年之期未过,也由于他“爱惜物力”的思想,这也是皇帝体恤臣僚的一番苦心。

毕竟明清两代皇帝的万寿节庆典礼仪,归根溯源,其实都是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在位时候,朝廷制定的一套典礼,原封不动地流传了下来,此为祖制。

另外,造办处更是为皇帝的万寿宴烧制了惊人数量的御用瓷器:观音瓶、宝月瓶、玲珑香筒、喜盒、双环樽、喜瓶、如意瓶、玉壶春、鲜果盘……应有尽有。

这是一年中御瓷厂最忙碌的时候,也是负责的大小官吏们最为焦头烂额的一段时间——万事不可出差池,细到瓷器上的每一个字,是否避讳,皆是讲究。

万寿节这一天,天还没亮,神武门和东华门前已经人头攒动,排队等着进宫的王公大臣们在此聚集,更向胤禛敬献了不少佛像——这次庆典,皇上名义上虽说不大事庆贺,但可没说不准献佛像。

知道皇帝信佛,大家纷纷向胤禛献无量寿佛、贤界千佛等大小佛像,将近一万尊。

臣工与宗室的宴请是在中午。及至傍晚,胤禛又在九洲清晏中设宴。

过了前湖的范围,以九洲清晏为界,能进入此领域的,只有后宫妃嫔与金枝玉叶了。

下午,吉灵用了几样少的可怜的孕妇化妆品,给自己画了个勉强的淡妆——连口红都没敢多涂,就怕化妆品里的成分伤害到小宝宝。

她对着镜子照了一下,才发现自己一段时间没注意,似乎脸变胖了,腮帮子圆润润的鼓起来,就跟一只打了腮红的河豚似的。

吉灵心里清楚的很,自己不是吃胖的——因为她一直都这么能吃。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