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普及开来,就是在雍正朝——四爷这个时候。
一个钿子,从里到外由三部分组成,即骨架、钿胎和钿花。
最里面的是骨架,一般用藤制作,骨架之外的是钿胎,罩在骨架之外,以骨架作为支撑,再外面才是装饰。
吉灵一开始看着这种装饰,觉得它简直就像一个大黑铁盘子,又像个黑色披萨,上面点缀着各种珠宝,顶在头上,很有点喜感。
但是对着镜子戴上以后,她就“真香”了。
真好看啊,显得脸特别小!
第268章玉兔满钿
吉灵忽然就想到了那一日万寿节时候,谦嫔给皇上呈上贺礼的时候,头上就没戴吉服冠,而是钿子。
其实,如果不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穿着吉服的时候搭配吉服冠或是钿子,都是可以的——这两种发饰在清宫之中,差不多隆重程度在同一级。
和吉服冠一样,在清宫之中,妃嫔佩戴的钿子颜色也有季节性的变化,冬春两季多点缀金质和珊瑚等暖色,显得艳丽华美,尊贵;立夏以后,就会换成玉饰为主,颜色为白色和绿色,显得温润内敛,夏日里看着,也觉得清爽宜人。
万寿节的时候正是深秋,谦嫔戴的钿子却是夏日里的颜色,和身上的吉服两相映照,越发显得如出水芙蓉一般,清丽动人。
记得当时胤禛还看了谦嫔好几眼。
吉灵低头看了看这整整两箱子钿子——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因着宸嫔娘娘年轻,内务府送来的这两箱新制作的钿子都是满钿式样——深色的绒面钿胎上,缀满珠宝、玉石、珊瑚,还有各种材质雕琢而成的草虫等,分外奢华富贵,满满的遮掩之下,钿胎的底色几乎露不出来。
此所谓“满钿”。
除了满钿,满清妇女的钿子还有“半钿”和“凤钿”。
年纪大的妃嫔们,为了显得稳重,不宜过分花哨,就只能戴“半钿”了。
而“凤钿”就更特殊了。
七喜和碧雪一个人清点,一个人登记,待到到了最后一只钿子的时候,七喜噗嗤就笑了出来,捧着那只钿子给吉灵看。
吉灵一转头,顿时眼睛就亮了——好可爱啊!
那只钿子上,不同于常见的花草图案,而是用淡紫色的玉石雕琢了满满一圈小兔子,从钿头到钿尾,小兔子之间以口衔尾,相互连在一起,吉灵数了一下,足足有七只!
兔子之上,才有一些桂花和蝴蝶的图案,也很是素淡简洁,正中间还用黄玉雕了一只小小的月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