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泰与和亲王弘昼暗中交好,弘昼不意为难他们父子,审查之后决定以仲永檀泄露机密定罪,乾隆却认为此罪太轻,且他认为仲永檀绝不会只犯过这一次,既然仲永檀敢与鄂容安说密折上的事,那与鄂尔泰闲聊密折岂不是家常便饭?先前几回密奏,想必他已提前与鄂尔泰商议过。
也就是说,仲永檀乃是鄂尔泰亲手锻造的一把刀,鄂尔泰利用他去弹劾自己的政敌,铲除异己。亏得乾隆还认为仲永檀刚直不阿,原来只是受人指使!自觉被耍弄,乾隆咽不下这口气,当即下令命三法司会审,重审此案!
皇帝意欲追究到底,刑部、都察院与大理寺的人一看这架势,皆在猜测着皇上是不是准备拿鄂尔泰开刀?难不成鄂尔泰要倒台了?
众人一看情势不对,再不敢维护,再三审查之后,尽管仲永檀始终不承认自己受鄂尔泰指使,但他与鄂尔泰父子来往过密,结党营私的证据确凿,三法司一致提议,将鄂尔泰一并革职拿问!
此时的鄂尔泰是墙倒众人推,只因朝臣拉帮结派乃是皇帝的大忌,没人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为他辩解,张廷玉对于这样的结果幸灾乐祸,斗了几十年,鄂尔泰若是能倒台,他甭提有多痛快!
傅恒没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严重,一旦罪名坐实,那么鄂中堂父子便难再翻身,他打算到皇上面前为鄂尔泰说情,傅文却是不许,
“皇上正在气头上,你若去求情,指不定连你也会受牵连。”
别家的事,傅恒自不会多管,但鄂容安是他的好兄弟,鄂中堂又对他很是疼宠,他怎能袖手旁观?
“那年我被皇上罚跪,鄂中堂曾为我求情,他与咱们的阿玛是世交,如今他落难,我不能不管不顾。”
老九知恩图报,且对兄弟肝胆相照,傅文明白他的心情,但却不能放任他胡来,
“他们提议将鄂中堂革职,但皇上尚未应允,仍在考虑之中,就证明此事仍有回转的余地,你万不可意气用事,且等着皇上定夺之后再作打算。”
“等皇上旨意下来,哪儿还有回转的余地?”
傅恒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傅文总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九弟,你信我一次,咱们皇上有分寸,鄂中堂不是一般的臣子,皇上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将他处置,你且再等等,若然皇上真要将其革职,再想办法。现下你稍安勿躁,静等结果,千万不要惹怒皇上!”
老四一再拦阻,傅恒深思许久,这才答应静观其变。
实则此时的乾隆亦处在犹豫当中,打从弘皙逆案解决之后,他就准备着手朝臣的朋党之争,鄂尔泰与张廷玉斗法不是一年两年了,原本朝臣就不该一家独大,得有人牵制,是以乾隆一直睁只眼闭只眼,但鄂尔泰丝毫不收敛,此次仲永檀一事令乾隆着实失望,他很想借机铲除鄂尔泰,但又顾忌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