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清早。
书家人就提着行囊出发了。
这个时间段还不是知青们返乡的时候。
所以火车站人还不多。
书驰抱着谢小倩,捏着小姑娘的爪子,和大人们挥挥。
如果时间精准的话,他们这一趟出门,估计要一个星期左右:四天时间在路上,剩下三天时间处理书青瑶户口的事。
因为书青瑶下乡在赫连村,所以在江城的户口,也被转到了赫连村这边了。
书建国虽然出过差,但是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去北方,火车开了十多个小时,窗外的气候明显就和江城不太一样了。
二十多个小时以后,火车停在了县城的火车站。
从火车站再坐公交车四五个小时,才能到小镇上。
一下火车,书建国就被零下十多度的冷气冻得一个趔趄,卞蓉急忙从皮箱里取出棉大衣给他披上,嗔怪道:“叫你在火车上先把衣服穿上,就是不穿,现在冻到了吧!真是!这驴脾气也不知道在犟什么!”
书建国被老婆骂的不敢还嘴,乖乖听话的把大衣穿上了。
北方照例,下了厚厚的雪。
坐着公交车来到小镇,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一行人饥肠辘辘,先找了一家国营小面馆吃饭。
他们进去的时候,刚好有几个赫连村的村民在里面聊天吃饭。
服务员很快就把打卤面给端了上来。
书建国第一次吃打卤面,十分新鲜,埋头吃了一会儿,逐渐被对面那桌村民的聊天内容给吸引了。
“这次高考成绩,听说这两天都出来了。”
“赫连高中的学生,听说考的都很好!全市前十,赫连高中就有好几个!”
“我打算让我儿子,明年就去赫连高中读书。这人呐,还是上学有出息,天天下地没什么用的。”
“老梁,你听说的了吗?”
“什么?”
“听说这次高考的全国第一,就出在我们村呢……陈村长高兴坏了,这几天正在和大队长商量,要在村里好好庆祝庆祝。”
“全国第一?谁?我怎么不知道?”
“我也是听说。谁我怎么知道。不过你看赫连高中校长这几天的那嘚瑟劲儿,我看是八九不离十了……”
……
这边桌上四个人,都竖着耳朵在听八卦。
书建国听完一嘴八卦回来,吃着花生米,有点意犹未尽:“也不知道我们家瑶瑶,这次高考排名是排第几。”
第一届高考,考试难度没有后来的高。
但是毕竟是刚恢复高考。
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接触学习了。
就算是书青瑶,距离她高中毕业再去高考,都已经是两年了。
书建国倒也没奢望自己女儿能考个全国第一。
就算是难度降低的高考,那也是选拔学生的考试,她的学业,书建国也清楚。
在江城的时候,书青瑶在学校也就考个年级前十。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
请收藏:m.qibaxs10.cc ', '')('卞蓉笑道:“考多少都行,反正不耽误她上大学。”
这些天,已经有好几个重点大学的招生老师过来询问书青瑶的志愿意向了。
这说明,书青瑶这次高考发挥的非常好。
就算不是全国第一,那也是排名前几了。
书青瑶偷偷地把自己吃不完的面,都夹到谢贺章碗里。
她问谢贺章,“你说,你是不是考了全国第一?”
谢贺章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如果你考了全国第一就好了。”书青瑶笑得眯起眼,“那你就能拿到五千元奖金了。”
在这个时候,五千万真的是一大笔钱。
毕竟这个时候,村子里的万元户都是凤毛麟角。
陈村长知道书青瑶和谢贺章今天回来。
特意派人在小镇上等。
等书建国他们吃完了打卤面,从小馆子里走出去,没走几步,就受到了等候多时的大队长们的热烈迎接。
靳壮是村子里几个大队长形象最好的,被村长派出来迎接。
他开着他那辆今年刚换的,崭新的拖拉机,远远就冲着书青瑶他们打招呼:“书知青!谢同志!快上车,我送你回村!”
书建国不认识靳壮,但是看他对书青瑶熟稔的样子,便也知道应该是赫连村的熟人。
他和卞蓉走上前。
“你们就是书知青的父母,对吧!”
看着这一对长相和书青瑶几分相似的中年男女,靳壮十分热情,“陈村长派我在这里来接你们!这下雪天,天气冷,一路回去人都要冻坏了!赶紧上车吧!”
靳壮的热情,也让书建国对这个小村子有了几分好意。
看来自己女儿下乡的村子不错。
村民们都十分淳朴善良。
书青瑶回城,还有人特意过来接她。
相携着上了拖拉机的车斗。
靳壮喜气洋洋的开车回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