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零年代锦鲤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穆秀冬再怎么相信自己拥有锦鲤运,能把大部分事情化险为夷,可总有那么几次不会那么幸运。

天黑成这副鬼样,不赶紧往学校跑,淋成落汤鸡都算小事,要是被山风吹下山崖那可就大事了。

好在他们都是乡下孩子,长年在山里行走,体格比城里的孩子康健,脚程很快,平时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他们全力奔跑之下,竟然只用了四十多分钟就到了红旗村后山上的山头。

翻过山头,红旗村庄清晰可见,各式各样的房屋错落修建,隐约能看见村子后面广阔的田野里,男女老少正在收拾农具,零零落落的往家里跑。

三人埋头狂跑,刚下山就下起了磅礴大雨,天地间一片纯白,瓢泼般的大雨砸在斗笠上,瘦弱的穆秀冬险些受不住滑倒在地。

还是李学民眼疾手快扶住她,李梅也抓住她,兄妹俩一左一右架住她,一手勒紧脖子上的斗笠套绳,踩着泥泞湿滑道路往学校跑。

等他们跑到小学门口,学校上课铃铛刚好响。

红旗村紧挨着大兴镇,是一个拥有两百三十户人家的大村子,由于这时候的人们不重视学习文化,红旗村小学修建的很小,就在红旗村委旁边修建了三间土坯房子,分成高年级、低年级、扫盲班三个年级。

还有一个活动用的大操场,操场后边用茅草盖了一个茅坑和食堂,看起来像个大点的民居房,寒酸的不行。

红旗小学是去年新上任的三十岁年轻村长赵建国提议建立的,他是这个时代罕见的初中生,认为学习使人进步,人们有文化,社会才能进步,才能报效国家,为国家添砖砌瓦。

于是他深思熟虑一番,上报县里开小学,申请批准后,特意聘请了两个初中生,还有一个从市里下来的高中生来当老师,他便在红旗村和其他村号召家长们送孩子们来上学。

可这时候的人们思想大多愚昧封建,认为读书写字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孩子们在家里帮忙看孩子,干点家务活儿实在,鲜少有人把孩子送过来上学。

赵建国带着红旗小学三个老师四处走访劝说,开学到现在一年半了,学校也只有不到五十个学生来上课,学生少的可怜。

生为红旗小学的校长,兼大中小班的数学老师,高长胜特意买了一块金鹿牌44MM的怀表看时间,一到点就拿着一个铜制的把手铃铛,站在学校操场门口叮叮当当的手动摇个不停。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