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袁信鸿不可能通过电影票获得这个成就,他已经把水滴上最近十年的电影全买了。
作为一个无所事事、每天就喜欢看电影,然后在怪味豆上发表人生感悟的富豪,这个成就系统完全戳中了袁信鸿的兴/奋点。
结果牟俊峰立刻回消息说道:你这算什么,全部是些老电影,你不要以为你有几个臭钱,你就了不起。
sorry啦,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袁信鸿一句话把牟俊峰气得七窍升天。
我马上就去看最新出的电影《一个人的一生》,你等着我拿下追新人的成就吧,呵呵。
追新人,最近一年上映的电影影评,超过1000人赞同。
袁信鸿喜欢的是把以前所买的电影全部重新购买一次,这样就拥有了这些电影所有的核心评分权利。
而牟俊峰则喜欢发表影评,他喜欢自己影评被人认可的感觉。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爱好者,都有大量的成就等待收集。
成就机制能够让电影爱好者们享受到收集与被尊重的快感,就好像是收藏者之间的聚会,他们都会向对方展示自己最引以为傲的藏品。
自己的电影库、影评不断的增加,可以随时向周围的影迷朋友炫耀,这种成就感让人难以自拔,同时还不自觉向周围的朋友推广。
毕竟只有让其他人知道这些成就多么难以获得,才能证明自己的牛/逼,不是吗?
两个网站的关联系统推出,便有大量的用户涌到水滴视频去购买电影。
有的人是为了收集癖,有的人是为了给自己喜欢的电影打分,留下自己的影评。
当然这样的评分系统和成就系统肯定也有缺陷。
绝大部分观影者在挑选电影的时候,都会去挑选自己喜欢的类型、演员、导演。
从一开始电影的观影者就对这部电影比较感兴趣,评分结果肯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从而导致最后的核心评分出现虚高的情况。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演员粉丝刷评分的情况。
但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的,秦砚只能够设计相对而言比较公平的制度。
如果虚高的分数吸引更多观众去看了电影,肯定会大失所望,然后回头打上一个低分,将电影的评分再次拉回正常水平。
所以秦砚也有在思考,设计一种偏好相同的评分标准,这样可以帮助用户挑选自己更喜欢的电影。
比如一个用户喜欢文艺片,那他就可以查询到同样喜欢文艺片的观众,对于电影的评价,让和自己口味相同的客户给自己推荐类似的电影。
这样的评分系统不一定可观,但是能够挑选出观众喜欢的电影。或许可以叫做偏好评分?
不过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怪味豆肯定会越来越好。
无论怪味豆还是水滴的危机暂时过去了。尤其是水滴视频,有了大量用户的涌入,勉强能够维持日常的运营。
盗版这个问题,秦砚准备再让它小小猖狂一段时间。
秦砚原本以为自己终于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私人问题,但是他发现这一切都是奢望,因为《地球要塞》的后期渲染已经完成了。
作者有话要说:猝死的我。
078宣传
《地球要塞》后期制作完成这件事情很快就在业内传达开来,国内电影发行公司、院线公司都紧紧盯着《地球要塞》。
只能怪秦砚导演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其他电影时不时还有些花絮、剧照,秦砚可好电影都拍完几个月了,还没有任何消息。
现在总算是制作完成,可现在大陆整个影视圈对于《地球要塞》的态度都很矛盾。
秦砚的每一部电影可以说都是票房炸弹,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逍遥游》尸骨未寒,头七都还没有过去,所有国内所有人对于《地球要塞》这样的特效大片,内心都充满了怀疑。
加之影视公司知道,自己表现得越是主动,越会让秦砚知道自己的急切。
甚至连一向和秦砚合作关系密切的华影,也没有在第一时间联系秦砚,更别谈合同的事儿了。
对于这种尴尬的情况,秦砚也没有办法。最近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虽然在增加,但是业内对于大型特效电影的前景,越发的迷茫。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一定永远都会成功。而且一旦失败会给后人带来明显的阴影。
总投资已经达到7,000万美元的《地球要塞》,也不知道多少票房才能够收回成本。
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院线公司签订合同,可不是简单约定分成比例,还涉及到宣传资源、排片率、对赌协议、首付款等等。
如果电影质量过硬的话,那制片公司就有足够的底气争取高分成,一个点都是上百万的利润。
同时为了争取到更好的电影,往往会在排片率、排片时间、宣发资源方面给出各种优惠条件。
最明显的就是电影院的海报,谁放在前面,提前多久挂出来,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如果秦砚这一次拍的不是特效电影,这些发行公司、院线公司恐怕都已经抢疯头了。
可现在真正有资格吃得下《地球要塞》公司,国内也就那几家。
这些公司之间已经达成了同盟,准备再观望一段时间,如果能够打压价格更好。
《地球要塞》的一时之间竟然无人问津,倒也是一个奇怪的景象。
但是秦砚丝毫不担心,既然国内渠道暂时走不通,他还有别的门路。
现在,秦砚已经在灯塔国的大陆上,这是全球最大的票房,也是秦砚必须要胜利的战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