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重生)——何枝(21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孔修明他们这些知道《地球要塞》正传结局的人,也会随着人类的战况失败而痛苦、难过,更不要说其他的观众了。

其实在电影之外,有很多观众都喜欢硅基生命,喜欢这种高级的生命体,硅基生命的周边销量一直不错。

但是看到银幕之上的人类不断被硅基生命残杀,人类最后赖以生存的要塞也在轰鸣中燃烧、倒塌的时候,每个人还是能够感觉到痛苦。

人类,多么美丽而又脆弱的生物啊。

难道这就是《地球要塞3》的剧情,讲得是人类战争失败后,艰难求生的故事?

尤其是阅读过原著小说的人更加迷惑,《地球要塞》小说不是这样的啊。难道《地球要塞3》是导演秦砚的原创剧本?

就在这个时候画面就如同破碎的玻璃一样,破碎、消散,等碎片散尽,观众们才看到了段潮阳痛苦的表情,以及段潮阳从一个巨大的营养舱中爬了出来。

不需要任何文字、画外音的解释,一个表情就让观众们知道刚才一切都不是真实的。

孔修明长舒了一口气,他感觉自己右手臂被卡尔握住,不停摇晃传递着对方激动情绪,卡尔在他的耳边说到一句:

秦砚导演,实在太牛X了!

孔修明立刻会意卡尔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们都没有想到,秦砚居然会用这样一个视角来切入《地球要塞3》的开篇布局。

《地球要塞》系列实在太出名了,越来越多观众因为电影而去看原著小说。

它和《哈利波特》系列有一点相像,在观看之前,观众们大概已经知道电影剧情会发生什么,所以在剧情方面往往让人难以感觉到惊喜。

当然,对于绝大部分的改编影视作品而言,只要剧情不瞎改变,老老实实按照原著的剧情拍摄就已经能够让原著粉丝们满意了。

可问题是秦砚是循规蹈矩的导演吗?

按照原著的顺序、节奏拍摄,电影带给观众的刺激会有一个上限。秦砚自认自己能够超越这个上限,所以他选择了大胆的改变。

包括孔修明、卡尔在内的所有原著小说迷们,他们在脑海之中已经推演过无数种可能的叙事方式。

他们都没有想到秦砚采取了居然把小说原著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段话给拿出来发挥、拓展,带来一个如此让人激动的开始。

段潮阳和很多地球联盟的军官,经过无数次的推演,他们发现人类和硅基生命展开全面战斗,根本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性。

段潮阳一次又一次的推演战争走向,但他依然无法改变结局。

就这样一段话,孔修明和卡尔都以为在电影中简单交代背景即可,万万没有想到,秦砚居然完全用了如此恢弘、紧张的画面来展示。

如果让普通人去想象如何推演战斗,第一反应恐怕是沙盘、行军旗,现代科技可能会借用电脑计算爆炸、飞行、导弹轨迹等信息。

而秦砚导演在电影中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用全息技术进行战争模拟!

《地球要塞3》的科技感瞬间得以展示!

为什么科幻如此迷人,以为它永远在扩展着人类想象力的边界。而《地球要塞》绝对是合格的科幻电影!

电影才刚刚开场5分钟,导演就已经通过昂贵的特效画面,彻底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抓在手中。

孔修明还在心中感叹秦砚强悍的编剧与画面功底,剧情已经继续展开。

果然还是不行吗?你已经是唯一一个能撑过4年的指挥者了。

一旁是同样取下模拟装置的艾丽莎,有些沮丧地说道。

还有希望。

段潮阳已经尝试过无数次了,结局没有丝毫的改变,没有人知道段潮阳所说的希望到底在哪里。

在二人的谈话之中,这几年所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在地球联盟决定了要全力破解硅基芯片后,人类的科技便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

也因为芯片的存在,地球联盟得到了很多关于硅基生命的资料,包括硅基生命的种类、具体数量、距离、太空穿梭时间等等。

硅基生命相对于地球而来的确是不可挑战的巨无霸,不幸中的万幸,这也意味着硅基生命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地球,整个种群跨越数万光年的距离,来到银河系攻占地球。

硅基生命智商卓绝,相应的他们也是绝对理智的代表,一切行为都符合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只是对人类

感兴趣,而不是绝对要毁灭人类。

画面突然切换到回忆模式,在回忆之中段潮阳曾经问过孙从云:

你说硅基生命为什么要入侵人类呢?一定要掀起两个种族的战争吗?

面对段潮阳的困惑与仇恨,孙从云反而相当淡定地说道:

我并不认为硅基生命对人类抱有多大的仇恨。

那为什么硅基生命要派先锋部队入侵地球呢?

孙从云转过身来,表情冷漠且疯狂,似乎对于人类命运毫不担心。不用解释,观众们都这道这是孙从云而不是沈楚楠。

你知道蚂蚁巢曾经给人类建筑带来无数的灵感吧。

嗯。

可是你知道人类是如何观察蚂蚁巢穴的吗?

不只是段潮阳,就连银幕之前的观众也露出疑惑的表情。

孙从云给出了答案说道:人类会朝着蚂蚁巢穴内注入融化、滚烫的金属液,金属液随着巢穴隧道流淌至每一条道路的末端。等金属溶液冷却后,一个巧夺天工的蚂蚁巢穴模型就得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