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蔓拉着她的花花风筝,混了很多颜色的,在草地上跑了起来,但她跑得慢,手又没伸直,风筝啪的一声坠地。
二妞子和虎子的蓝色和白色风筝都飞起来了,她很沮丧,一转头瞧见虎妮抱着小草,小草手里拉着风筝,那只黄色的风筝也顺势越飞越高。
“爹,你抱我嘛,”蔓蔓撒娇。
徐祯说好,一点点绕完风筝的线,然后一把抱起蔓蔓往前跑,花花风筝从坠地到越飞越高。
蔓蔓欢呼,“飞了飞了!”
不过也只持续了一会儿,抱着蔓蔓跑太累了。徐祯累得大汗淋漓,比他刨了半天地还要累,只能坐在草地上休息。
其他小家伙也跑累了,二妞子躺在草地上,呼呼喘气看天,只有虎子不甘寂寞,在草地上打滚。
打滚像喷嚏一样,是会传染的。一时都不放风筝了,几个娃开始打滚,从东滚到西,吃了一嘴的草还哈哈大笑。
让躺在草地上吹风看着白云翻滚,享受难得悠闲时光的大人,会心一笑。
要是他们也年轻,此时也恨不得满草地打滚。
只是不年轻了。
夜里的草原风呼啸而过,大家架起火堆,吃了顿烤肉,烤厚的猪肉排,滋滋一直冒油,一咬肉嫩咸香的那种。
还吃了烤野菜、烤韭黄、烤猪心等等,万物皆可烤。
夜里按照蔓蔓说的,看了好久的天,繁星点点,草原的夜晚多么迷人而美丽。
蔓蔓手指触碰绿草,她又蜷缩起身子,睡在帐篷里时,半睡半睡醒间她想,好幸福。
天天都有生日过就好了,生日真好呀。
第61章牛肉面
徐祯的生日跟蔓蔓只差三天,之前他说要跟孩子一起过,姜青禾没同意。
她怕到最后,自己也忘记了他的生日。
今天徐祯去西口村给陈大户送门窗了,晌午才会回。
起早姜青禾开始在灶房里忙活,她主要忙着指导,真正忙的另有其人。
蔓蔓踩在凳子上,戴着灰色的小围裙,手指翻着盆里的面粉,湿哒哒的全黏在手上了。
她仰起脑袋说话,怕口水喷进去,“娘,揉不起来,面老沾我手。”
姜青禾已经说的口干舌燥,放弃指导,直接站到蔓蔓身后,伸手握住她的小手带她揉面。
但是只揉了个大概,蔓蔓赶紧喊停,“哎呀不行,说好了我来揉的。”
“祖宗,那你可用点力吧,”姜青禾瞥她,弄了半天只顾着玩面了。
蔓蔓没说话,她踮起脚,吭哧吭哧使劲揉面。
等姜青禾烧完火回来一看,这祖宗抓了块生面团塞进嘴里咬了口,呸呸呸吐在灶台上。
“你做啥嘞?”姜青禾呆滞。
蔓蔓一脸无辜,“娘你不是说,要看面团发没发好,我不晓得啊,得尝尝。”
“那你尝出来了不?”
“不好吃,”蔓蔓说得很认真,真的一点都不好吃。
更让姜青禾觉得好笑的是,揉完面还要醒一会儿面,蔓蔓隔一会儿就去敲敲面盆,她轻轻地问,“面,你醒了没?醒了告诉我一声嗷。”
终于等到搓面条的时候,蔓蔓一上手,就知有没有。她只搓了三根面条,比她手腕还大,她用沾满面粉的手指指那三坨面说:“大的给爹,这个给娘,我吃少点。”
“你可是个大聪明阿,”姜青禾感慨,按她的做法,今天晌午应该能吃上面棍,一咬一口面,里头还夹心的那种。
“别夸我,我会羞羞脸的,”蔓蔓笑嘻嘻地说。
姜青禾沉默,并没有夸奖她的意思。
不过为了不打击她,姜青禾想了个绝好的主意,扔给她一口碗。让她揪面片,不管大小好坏,晌午烧给她自己吃。
蔓蔓兴高采烈地接过,开始揪,边揪边数,“吃一个,两个、三个…一百个。”
直到姜青禾的面揉好,徐祯从西口村回来,她还在揪剩下半个面团。
“晌午吃疙瘩?”徐祯洗了手走过来问。
蔓蔓纠正他,“不,是面片。”
徐祯瞧着她碗里一个个小圆疙瘩,昧着良心说是面片。
“睁眼说瞎话,”姜青禾吐槽他,转而开始将面条扯散下入滚水中,夹起倒煨好的牛肉汤,煮熟的鸡蛋切两半放在面里,几片薄薄的牛肉。
牛肉很难买,这块还是她昨天去镇上碰见捡漏的。因为摊主天亮边开始卖,等她到时候快收摊边了,搭了几块碎肉和骨头给她。
再多也没有,尝点鲜差不多,她也做不来正宗的牛肉面,但熬出来的汤滋味不错。
蔓蔓见她盛好了面,也没说要端,知道会烫手,而是等面端到桌子上。
她才跑过去,眨着大眼睛指指自己,表情像是要讨表扬摇尾巴的小狗,“这面是我揉的,娘煮的。”
徐祯受宠若惊,他放下筷子,刚想说点啥,然后听见蔓蔓很大声地说:“祝爹生日快乐,永远不死,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