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须尽欢(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须尽欢(GL)——易临安(4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宣城来到堂上用餐,舒殿合见她只有一个人,问:守拙回去了?

宣城点点头,其余无话。

席间,宣城看见舒殿合碗里的饭不及自己一半,连菜也少吃,再悄悄瞄了一眼她比冯正还要清癯的身材,起着关怀的心思,给舒殿合夹了一筷子菜到碗里。

她夹完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筷子,而舒殿合有洁癖,抬起头恰好捕捉到对方眉头细不可察的一皱。

她表情微妙,问:你嫌弃本宫?

作者有话要说:宣城四联说:其实本宫是想问,如果驸马秃顶了,本宫退货还来得及吗?

驸马没有胡须,还用针,就让本宫想起某位传闻中的江湖人士

一揉,驸马是圆的,一搓,驸马是瘪的,一扯,驸马是方的,神不神奇?!

成也楚嬷嬷,败也楚嬷嬷!

冯正:你们两个谈恋爱就谈恋爱,为什么要伤害无辜???

第65章番邦来朝

臣只是自幼独立,不习惯别人添菜舒殿合找了一个较为稳妥的理由。

宣城手指敲了敲自己的碗沿,黛眉动了动,道:既然不嫌弃,那你就吃掉它。

舒殿合挑起那菜,僵持了一瞬,逼着自己强行吃下去。

宣城看着她纠结的神色,心中大快,又给她夹了一块鱼肉。两人是夫妻,他嫌弃别人可以,唯独不能嫌弃自己。

公主,臣可以自己来舒殿合欲辞。

不许。

舒殿合还想和她讨价还价:公主

这是旨意。宣城一个命令压下来,让她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

楚嬷嬷偷眼瞧了公主的举动,以为自己的话公主听进去了,甚是欣慰。

宣城给舒殿合夹菜,似乎夹上瘾了。

一眨眼,舒殿合的碗里就堆起了小山,有肉有菜,荤素搭配十分合理。

舒殿合扒拉了几口,继而摆出为难的模样,道:公主,臣已经饱了

这桌上的菜,都让宣城夹过一遍了。她正琢磨着下一道菜要夹什么,听到舒殿合此言,难以置信他这两下子就饱了?一个男子居然会吃的那么少。

但一想舒殿合平时的饭量,也差不多就这样了,便不在为难她,挥手让她离开。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正逢番邦来朝。

白日,议事殿中设黄麾仗及宫悬大乐,百官各司其位,一片肃穆。皇上服通天冠、绛纱袍,升御座,群臣齐齐三拜九叩,山呼万岁。

尔后,番邦的使臣由鸿胪寺官导引下,进入大殿中。

当首的是他们大王子,生的虎背熊腰,肤色略为黝黑,络腮胡,步伐稳健。所穿服饰别有一番特色,圆边尖帽,脖子上挂着过胸的天珠,长袍肥大,袖长窄,衣襟及下摆用绒布镶边,红色绸缎带紧束腰部,两端飘挂腰间,整装看起来炫目夺彩。

其后跟随的随从,也约莫这样打扮,但只消一眼就能看出品级分明来。

那大王子从面目上,便能看出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角色,双目精光四射,脸颊两侧的肌肉条理分明。

上来之后,他先一步对大豫的君主吕蒙俯首称臣,再进献上贡品,好话说的差不多了,最后隐晦地表达出自己此番来的目的,和想带回去的恩赐之物,并希望能够与大豫结成和亲之约。

吕蒙脸上依然是乐呵呵的,目光却瞥了一眼代他回复的礼部官员。

礼部官员们立马明白其意,以绵里藏针的话驳了过去。

一番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交锋之后,大王子爽快地接受大豫愿意赐予的礼物,不再做过多纠缠,和亲的事也没了去。

大王子朗声大笑,双掌交叠置于胸前,一躬身道:此番千里迢迢前来,除了朝觐高贵的圣上以外,另有一件事想相求。

不妨说来一听?吕蒙保持着不容直视的威严。

素闻□□人才济济,聪明文慧之人多不胜数。今我王遇到一难题,百求不得答案,特令臣下携题入□□,以期在□□聪明人中得到解答他双掌一合,立马有随从,端上一个蒙着红布的托盘来。

大王子将那红布信手一掀,一个白色圆球暴露在群臣的眼中,非玉非石,鞠球般大小,表面隐隐雕着浮起的花纹。若是放在寻常的场景下,多半会被当成无用的装饰废料,但是它出现在来使的手中,就说明了这球一定不是看上去的那般简单。

吕蒙见状眉头一皱。

当即有一老臣代吕蒙道出了疑惑:此为何物?

大王子徐徐说道:此宝球出自我王治下的一位名匠师之手,腹中玲珑百窍,关节崎岖,面上只有一出一入两孔。数十年来,我邦奇人异士用尽办法都不能使线穿过首尾。不知□□可有大人敢试上一试?若能将线从入口穿至另一端,我愿以明珠相酬。

哦?有什么规矩约束么?

只要不破坏其表里,任尔施展,结果如我所言便可。

座下大臣面面相觑。

礼部尚书发难问道:大王子既然说从未有人能够解开此题,便让人不由疑心起,此题是否真的存在答案。若是没有,岂不是在戏耍圣上?

此言不虚,大王子收敛笑意,端着正色,言之凿凿道:据传说称有人曾见过名匠解开此题,所用手法甚妙,固此题定然有答案。

礼部尚书冷笑:仅以传说来唬人,真假谁知?

大王子脸色一变,怒火滋生。

打压了番邦嚣张的气势,吕蒙适时出声控制住朝堂上的剑拔弩张:客有虚心求助,主人哪有不应之礼?命道:尚书你先领下此题,发榜布于天下人知。是否有解,待我大豫能人议过便知。

礼部尚书领命。

吕蒙转而对大王子言:大王子切勿心急,待大王子离朝之日,我大豫必为大王子解开此题。

大王子消声。

座下初上朝不过几日的一小官不明白,低声询问身边人道:皇上明知道对方是有意挑衅大豫国威,为什么没有龙颜大怒,反而接下难题呢?

比他年长许多的旁官,捻着白须,字字珠玑道:这是泱泱大国的气度,狮不闻狗吠。难题事小,若是不接下来,对方便会以为大豫人才凋零,生出轻视之意,轻则懈怠往后的朝贡,重则起兵作乱。

那小官如梦初醒,对朝堂上的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是夜,皇上赐宴番邦使臣于平乐楼。

秋悄悄,夜迢迢,圆月从太液池底斜挂一轮,被湖波推澜度过桥来。平乐楼内点起几百盏明角宫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

席间古琴涔涔、钟声叮咚,舞姬宫蛾细腰广裙,婀娜多姿,宛如瑶池仙子穿梭在席桌之间。

高官贵要就座阶下,推杯换盏,往来憧憧。阶上,皇上的长案两侧,各置一席,其中太子占据左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