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须尽欢(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须尽欢(GL)——易临安(8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现在太子的死因虽还不能确定,但至少一直笼罩在她周身的迷雾已散了一半,让她看清了自始自终与自己互坐对弈的人是谁。

她执起毫笔,在崭白的纸笺落下九王二字。

京都城外的凌云道观山门前,凌云道观的观主携着百来个徒子徒孙候在山门口,正翘首盼望着什么人来。

在山门阶梯上如云的蓝袍木冠中,有耐不住性子的小道士,望着自家观主焦急徘徊的身影,好奇地与身边人交头接耳道:到底是怎样尊贵的人,值得师傅一大早在此等候?

今日本该是道观每月一日关门闭客的旬日。按往常来说,在这日里他们观主要潜心打醮,无论是怎样的人,一律都会被拒之门外,就算是达官贵人也一样,可今日怎得不一样?这使得他越发好奇来人的身份。

被他问到的人,回复道:我也不知,据说是有大官提前知会过的。再耐心等等,一会见到人就清楚了。

话音刚落,在千盼万盼中,观前的石道上终于出现了人影。

一队护卫簇拥着两顶华贵的绿轿停在了凌云道观的山门前,身材臃肿、肥头大耳的凌云观主敏捷地恭迎了上去。

三无量。在他施礼问安的过程中,随绿轿而来的侍女走至轿旁,躬身掀开了轿帘,将轿子里的人请了出来。

当贵客走出轿站定时,观主正好直起腰来,只见对方是一二十左右的妙龄女子,肤白似雪,眼眸明亮,流转间透着娇俏可爱。

随后,后轿出来的男子也走至了他的面前。他年纪轻轻,腰佩美玉,衣冠赫奕,一身不彰自显的贵气耀如亭瞳,单论外表颜色简直比女子还要美貌。

观主看的有些呆,连忙低下头,一手执着如意,一手捏决,再次与来者请安,眼睛的余光偷偷打量对方的衣着打扮,在心里揣测着这两人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女子对观主的客气不以为然,仰望着山门上的凌云观三个大字,当先开口问道:这就是你要来的凌云观?

男子回应道:正是。接过女子向他伸过来的手,扶着女子迈过轿前的横杆。

这两人如此亲密,定是夫妻。女子的轿在前头,说明女子的身份会高于男子,但看女子对男子的迎取程度,女子多半又是顺从男子的。

观主以多年的识人眼光,迅速地度量出两人之间的关系。

要论大臣官员,观主也见过不少,就论平日里来道观找九王的官员,个个都得是三品以上,但是他却认不出眼前这两位。怕不是哪家的乌衣子弟,观主不敢得罪对方,姿态放的愈低,脸上笑意盈盈,问道:不知二位贵客,今日大驾光临我凌云道观,欲求何事?

男子忽地轻笑一声,道:观主莫要紧张,鄙人和妻子今日前来叨扰贵观,只是为了家里人烧香祈福,还有求子罢了话虽如此,那贵族的姿态却端的高高的,不曾放下过。

听到求子两字,女子本来无波的表情,蓦然变得怪异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阿哈!

开头的诗是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我觉得蛮有意思的,不知道大家觉不觉得?(求生欲(更改第一次

你好,阿晋希望你不要不知抬举(更改第二次

(更改第三次

第136章空手套白狼

撒谎不见脸红。宣城小声地嘀咕道。

执着她手的舒殿合听到这句话,视线不动声色地瞥一眼身边人,脸上的笑意又加深了几分。

三无量。观主听完舒殿合的话后,奉承道:若是为了求子之事,那贵客是访对了地方,我道观的子孙娘娘是京都中最灵验的。

是吗?舒殿合故做惊奇,转向宣城道:那夫人我们一定要虔诚参拜一番,望明年能获一麟儿。观主一旁美言附和。

若不是身边有旁人在,戏还得演下去,宣城真想扒开这人的脸皮看看,到底是什么做的,能够这般厚颜无耻。

她在只有舒殿合一个人能看见的角度,翻了一个白眼,然后假模假样地点头应着她的话。

在观主的陪同下,两人拾阶而上走进了凌云观,耳边传来阵阵庄穆的钟鸣鼓响,守门大将并千里眼、顺风耳、当方土地、本境城隍各位的泥胎圣像在道台上或站,或蹲,眉目或和善,或凶然,形态各异,千奇百怪。

再往里一些,穿过一道挂满莲花祈福盏的四方天井,大殿内香火烟雾缭绕,一排排的蜡烛繁如星海。

无论这世上真否有神灵,在这样气氛的烘托之下,凡人心上的浮躁瞬间就沉寂了下来。

观主暂作告辞,不一会回来之时,身上的衣物已换了一遍。

他执香披衣带着舒殿合和宣城一层层的瞻拜观玩,直到走到八仙像前,终于按耐不住窥探的心思,趁女子端详八仙像之时,向舒殿合询问道:官人可在朝为官?

鄙人是庆霖十八年进士。舒殿合淡淡瞧了观主一眼,道。

果真是个大臣,观主琢磨着继续问:官拜几品?

舒殿合赤诚回答:四品。如此年青就官拜四品了,观主不由高看眼前人一眼。

既然他开了话头,舒殿合顺势问道:鄙人听说九王在贵观中静养?且当朝的国师亦曾在贵观中修行过?

观主一怔,原来还想从眼前两人身上刮些油水下来,一听这问话,便知这两人绝不简单,一般人是不会知道凌云道观和国师有关系的。

摸不清对方的意图,他也不敢轻易地将道观的秘密暴露出去,肥腻的下巴颤了颤,嘎嘎笑了两声,试探道:官人是如何得知的?

舒殿合轻扬眉毛,了然的眼神仿佛熟知一切,并没有立刻回答观主的话。

观主的心不由悬了起来,正想再次询问。宣城绕着八仙像转了一圈回来,拉着舒殿合的衣袖,迫不及待地往道观更内的大殿走。

观主没了之前平静,忐忐忑忑跟在两人的身后。对方不知是什么目的,要是惹来麻烦,九王定不会轻饶他,可巧九王这数月都不在道光观中,他想通报都没地通报去。

左右都无路可走,他一蹬脚,只能见机行事了。

当舒殿合和宣城走到太上老君神像面前时,宣城的脚步忽然停顿了下来。舒殿合的余光瞥见观主恍惚跟着,已经被她们落下了一段距离,方问她道:怎么了?

我记得太上老君是保平安的,对吗?宣城仰头望着太上老君慈眉善目的面容,问道。

舒殿合想了想,道:无论西天诸佛,还是道家仙者,在民间的信仰中,皆有保平安的能力。换言之,只要人们乐意相信,任何一个神佛,都可以被他们赋予上意义。

我原本是不相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但是既然来了,那就勉强拜一拜吧。宣城蹙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希望他们都能保你平安。宣城声如蚊蚋又嘟囔了一句。这时候观主赶了上来,见宣城要烧香,忙不迭地从小道士手中拿来点燃的香,呈给了宣城。在道观中从没有叫贵客亲自动手的理,更何况对方还是高深莫测的主。

舒殿合听到宣城最末的那句话,微微出神。公主的感情总是又真挚又坦白,所以她能游刃有余的对付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却不知该对她如何是好。

两人之间横呈着无法跨越的仇恨,她本不该再与她纠缠下去,可是只要她多看公主一眼,就忍不住想要多陪公主一瞬。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