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男神他自带万人迷光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快穿:男神他自带万人迷光环——掠过明月(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颜盛挑了挑眉梢:嗯?这一声嗯压的低沉,但语调却极温柔,诸清看到他的眉眼,有着冰雪消融,春水的缱绻。

每个人或是明晃晃或是暗搓搓,都有几分颜控属性,诸清也不例外颜先生太好看了!

对方神情语气这么温柔让他忍不住话更多了:太子殿下在宫里就有那么多老师,需要学那么多东西,结果在国子监我瞧着也没清闲的时候。

他想了想补充说明:这个努力劲在我看过的人中只有陆子渊能够相提并论。陆子渊父母早亡,因着他哥嫂顾惜,才能继续读书识字。后来凭着自己的才华考入了国子监,大概是因为自身命运多舛,学习那叫一个拼命,压根就没有玩乐放松的时候。

诸清真心实意道:我们远远比不得他。

对陆子渊颜盛很有印象,冷静理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同时重情重义,甚至为了他心中的道义慷慨赴死。除此之外,还容貌俊美,才华出众,条条看下来完全属于别人家的孩子。

颜盛不喜欢比较,人本来就是不同的存在,若全是一样这世间该有多么无趣。只笑道:不需要比较,他很好,你们也很好。

来自师长的肯定还是会让人不好意思,但诸清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先生,这次旬假我们决定去城外踏青春游,先生要不要一起?

国子监每十日放假一天,放假日还没到他们就开始集思广益想去哪玩了。

何守正说要继续去京华各大美食铺子吃喝玩乐,颜先生喜欢美食,一定会喜欢这项娱乐活动。莫向文说跟他爹沙盘推演完就去赛马场,诸清则表示要宅在府中继续研究。

三个人谁都劝服不了谁,眼看着要打起来,突然听到有同窗闲聊说按这个时节城外云霄花应该开了。

他们三个曾见过云霄花盛开的模样,一重又一重,繁复明丽,美不胜收。

三个少年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有了新的想法:不如去城外玩,城外也能骑马、还能钓鱼、放风筝。

若有闲情雅致还能在花间竹林绘画、对弈想一想简直是文人墨客最喜欢的一件事。

果然看到颜先生神情颇为意动,又听清风霁月、天人一般的颜先生满怀期待道:可以,我们还能一起挖野菜。

诸清:先生你真的不对劲。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哈哈我想到了海王剧情。

如果是古代大概这样:老颜是皇帝,他的鱼都是自己的臣子。

颜盛真心实意:爱卿啊,全世界我最喜欢你、最信任你。

爱卿们脸红:

然后每一个都觉得皇帝最喜欢最信任的是自己。

第33章天下之师(十三)

另一边的夏承安一直维持着难得的好心情,直到入宫看到自己的父亲。此时已近亥时,整个大雍的主人仍是身着冕服,朱笔批文。

他不过四十岁,鬓边竟已生了不少的白发。

夏承安心下一酸,和历朝历代的天家父子不同,天启帝只得了太子这么一个儿子,从小养在身边,父子感情向来深厚。

天启帝放了笔,抬眼看了过来,他五官端正,甚至可称得上相貌堂堂,只是眉眼间凶煞之气太过,令人不敢直视:今日在国子监做了什么?

夏承安不敢瞒他,便将今日之事说了一遍,当然没忘了将差点被撞进湖里这段隐去,不只是答应了诸清,更是害怕父皇问自己为什么蹲在湖边。

天启帝流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诸清?总和莫家小子混在一起的那个?他勾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没想到,诸家竟出了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弟子。

诸家自然比不得那些望门贵族,只是几十年的积累,也称得上是诗书传家,前朝时诸家老爷子就在翰林院为官,如今诸易为礼部侍郎,这父子俩的官职哪一个不说一声清贵。

夏承安自幼被他教导,知道父亲最讨厌的就是夸夸其谈和不做正事,诸清的想法在他看来也许会单纯幼稚但却不会生发恶感。

夏承安对诸清看似荒诞可笑的梦想有着几分认同和理解,便道:如果他真的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对我朝是好事。

天启帝似乎漫不经心:若是能走出才是好。诸清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想要知道走的更远、看的更多会有什么好玩有趣的事,可其他人却转念就能想到如果他的设想能够成真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利处和风波。

只是沉疴旧疾之下,一个孩子又能做出什么?

天启帝又想到了什么:你说你也见到了那位被国子监先生们夸赞的颜先生?他带着笑,仿佛闲聊家常一般:我先前可是不止一次听姓莫的炫耀他亲自请的先生。是什么样的人物?

夏承安眼睛微微一亮,心中同样有许多夸赞,但他向来谨言慎行惯了:百闻不如一见。

这样的评价已是极高了。

天启帝背光而坐,灯影幢幢,看不清他的神情,整个宫室随着他的静默而沉寂无言。

半晌,天启帝抬眼,似乎在对着夏承安又似乎是自问自答:自登基来,朕所思所想不过是如何安抚百姓。百官群臣、世家望族告诉朕那是因为百姓蒙昧无知,不懂礼义廉耻、不通圣人训诫,才做出诸多可笑事。

天启帝不急不缓,只是声音冷的像是淬了冰:为了一条河流引发了两个村子的械斗,不过是丢了十几文钱竟能生生哭晕过去真是可笑。

夏承安知道自己的父亲所说的可笑绝不是对着那些百姓。

听得一声阴冷到极点的笑声:朕那些臣子,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恨不得将全天下的财富都拢到自己手中。却看不到这天下有多少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些可笑事,若非百姓们为生活所迫又怎会如此?

他生于微末,便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一无所有、朝不保夕的人不需要什么圣人训诫,也听不进什么至高道理,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吃饱穿暖,活下去罢了。

仓禀实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

夏承安拧着眉,想要劝父皇不要动气,以免伤了身体,可因为这样的事莫说动气,父皇估计连杀心都起了。

天启帝叹了一口气,再开口声音居然温和了下来:前段时间,我从莫将军那听了不少的话。记得最清的不过一句。

夏承安忙恭声道:不知是什么话。

天启帝道: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兵不强,无才不兴。

夏承安一时怔住,在心里细细回想这句,天启帝又重复了一遍: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兵不强,无才不兴。

然后他就笑了,然而这个笑并没有冲散眉眼间一分的凶煞之气,反而越发显得杀气凛凛:这么说来无世家,无妨。

明白他意思的夏承安不由遍体生寒,直到回了东宫,想到父亲的话竟还是心中难安。

世家门阀,是养在大雍的一头恶狗,盘根错节的势力所代表的是垄断,知识、财富、地位若不是父亲狠狠杀了一波,只怕朝廷颁布的法令都要受其影响。

夏承安想到父亲盛怒之下说过的话:他们不在乎这天底下的百姓,也不在乎如今是谁当家做主,又是哪朝哪代,谁能让他们维持如今的地位和财富,就算是外族他们也能心甘情愿给人家当狗!满口仁义道德,不过是一群欺世盗名之辈!迟早有一日,朕会一个一个扒了他们的皮!

如果打破他们的垄断,使百姓受益,那时才是大雍的长盛久安。

只是到了那时候免不了血雨腥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