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姓修士被她盯着,像是整个人置身于火焰中。
杨潮音垂眸望了他一眼,喝道:滚!那修士忙不迭连滚带爬离开杨潮音的视野,至于与他一道来的,也跟着灰溜溜离去。
杨潮音望着所谓达官贵人住所的方向
女修地位如此不堪,不知凤仪那边如何了。
崔府。
下人们战战兢兢地立在一锦衣青年的下方,身子颤抖得十分厉害。
锦衣青年摩挲着手指上的碧玉戒,唇角勾起了一抹残忍的笑容。他并没有因为那女人没有进府而大发雷霆,而是笑了笑,压低声音问道:是个女修士?
为首的那个下人忙不迭颔首,又将街上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
是个女修啊。锦衣青年眯了眯眼,他笑了笑,又问道,记住什么模样了么?
下人忙颔首道:记住了。
很好。青年眼中泛着一抹危险的光束,他道,让人去把那女修抓来。
是!下人齐声应道。
这青年便是崔家的三公子崔九英,不到四十岁便有了金丹期的修士,在三位公子中,此人天赋最高,故而被明皇看中,准备将膝下的晋阳公主嫁给他。
可晋阳公主并不是修士。
对于崔九英来说,他想要的可不是一个娇滴滴的凡人伴侣。
不过娶皇家公主好处极多,到时候囚禁一些女修在府上就是了。是公主又能如何?于修士而言,不过是只蝼蚁罢了。他思忖了一阵,忽地转向如同木头人一般站立的侍从,问道:听说大哥带回来一个貌美的女修?
那侍从转动着眼珠子,应了一声:是。
崔九英一抚掌,哈哈大笑道:走,去大哥那看看热闹。
崔九英口中的大哥乃崔昊长子崔玄英,其年长崔九英十多岁,但如今还停留在炼气期不得精进。
崔九英是瞧不起自己的这个大哥的。
这崔玄英的院子他原本想闯就闯,可是这次他却被院子外的禁制给拦在了外头,他的面色倏然沉了下来。这禁制是父亲还是老祖替其更易了?一想到这种可能,崔九英心中颇为难受。
院子中。
崔玄英恭恭敬敬地奉上了一杯灵茶,开口道:仙君,有人想要闯入院子了。
被称为仙君的女子蓦地睁开眼眸,接过了崔玄英送上的灵茶,冷淡道:不必管,进不来的。
在迈入界关的时候,她最终还是和杨潮音分散了。
她从妖兽的手中救下了这崔家的大公子,便随着他一道回到崔府。
因两心牵在,她能察觉杨潮音就在不远处,只是目的尚未达成,她暂时不会离开崔府,便也没有与杨潮音联系。
不过她坚信,不久之后,她们便会重逢。
第81章明达书院
说是晋阳公主为旁人提供庇护,可明达书院并非什么人都能够进的。
至少来历不明的杨潮音被阻隔在外。
来来往往,修士颇多,听他们话中的意思是此处有场修道者的法会。也有人见到了杨潮音,只是那不怀好意的视线在她的身上停留片刻便收了回去。毕竟这里是明达书院,他们也不敢放肆。
这样的情况,杨潮音也没有太意外,她蹙了蹙眉,淡声问道:如何才能入内?
那守门的并未因杨潮音身份不明而显得刻薄,而是客客气气道:以往书院中也有些丢了铭牌的。若是能展现出一技之长,公主殿下可为其准备份新的铭牌。
杨潮音一脸了然,要是什么要求都没有,这明达书院恐怕也开不下去了。她原本想要从听论道法会的弟子中挑个,可仔细想,倒也不必如此。她温声问道:就在此处么?
那守卫面色更是客气,他道:请姑娘随我来。
守卫领着杨潮音从侧的角门进入,穿过了廊道,最后到了处空地,他道:姑娘若是修士可往右侧,不然则去左边,自有人前来考核。
杨潮音已从本地修士口中得知女修不易,她摸不清明达书院的态度,谨慎起见,她先前往左侧。她到了那处没等待多久,便见个儒生模样的少年匆匆跑了出来。他在不远处止步,理了理衣冠,轻咳一声道:不知姑娘擅长哪一道。
杨潮音微微一笑道:琴。
少年郎听了这话,抚掌大笑,他道:好!好!好!姑娘随我去琴台。
杨潮音闻言立马跟上了少年的脚步,从他的话语中打探到了些消息。这明达书院有修士,也有世俗人。来到此处的,要么是教人,要么是学习。那少年也说了,若是杨潮音琴艺过关,便可留在书院当琴师。
明达书院的琴台处收藏着不少的琴。
可杨潮音还是习惯自己的风雷。
此回抚琴,琴音中不带有任何灵气,只是闲闲弹奏一曲。琴音如行云、如流水,泠泠清神。
少年沉醉其中,不由得跟着节拍舞动。
等到一曲终了,少年忙不迭道:妙!姑娘如何称呼?他那神情,恨不得立马将杨潮音留下来。
杨潮音则是顺着他的意思,留在明达书院,伺机了解洛都以及晋阳公主相关的事情。
晋阳公主虽然长住在明达书院,但是其极少露面。杨潮音询问了熟人才知晓,就连书院中待了数年的人,也极少碰到晋阳公主。
若晋阳公主不现身,这事情便不好办了。杨潮音有些为难。甚至想亲自前往那些达官贵人所居的府邸一观,只不过在听说那些人府上都有元婴期的修士坐镇,便歇了这个念头。
两心牵在她与凤仪身上,不愁找不到。她能够感觉到,凤仪那处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若真发生了什么,再摸去那处也不迟。
她相信凤仪的本事。
明达院中。
杨潮音一直想要见到晋阳公主李明言脸忧心忡忡地望着榻上沉睡的年轻女人,眼角发红。
这位仙君的伤势颇重,就算救回来了,也会损耗金丹,在下无能为力。
已经不是一个医者如此开口了。
难不成真的要求到崔家去?李明言的眸中闪过了抹不甘。她何止不愿意求到崔家,她还不愿与崔九英的婚事兄长那边已经再催促,她根本拖不了多长的时间,可是她不甘心如此。父皇的宠爱也不过如此。
公主,绛云姑娘清醒的时间似乎有些规律。随侍在一侧的丫头低声道。
李明言眸光闪了闪,急声问道:有何规律?她虽然一直在绛云的身边,知道她的情况时好时坏,可是那规律,她却没有想过。
琴台那边传来琴音的时候。小丫头小声地应道,其实她在冥冥之中也感悟到了些东西,可是又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