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便被称作蛊奴。
行出蛊奴所在的甬道,前方是一处较为开阔的圆形洞室,墙壁上开凿着数以百计大小不一的洞窟,以铁网封口,铁网外蒙着一层和甬道石室相同的薄纱,内里关着各种飞禽,大到鹰隼,小到麻雀,应有尽有。
地面与墙壁相仿,凿坑为牢,上覆铁网薄纱,分别关着猴、兔等数十种兽类。
弥桑妖月的脚步停在了关着几只猴子的坑牢之前,蹲身用指甲在上层薄纱边缘划了一道裂口,随即打开金炉盖,捏出一只形如米粒的东西从铁网缝隙间丢进了坑中。
鹿辞不知她意欲何为,跟着蹲了下去,便见坑洞边缘立刻钻出了一只鲜红蜘蛛,爬到那被指甲划出的裂缝处迅速吐丝织网,不消片刻便将那缝隙缝补如初。
这纱是蛛网?鹿辞诧异道。
弥桑妖月颔首道:此乃摄蛊蛛,其蛛网可拦截蛊虫。下层铁网是为困住坑中禽兽,而上层蛛网则是为防蛊虫在试蛊过程中逃离。
鹿辞思忖片刻,道:那师姐刚才放进去的那个米粒,就是蛊虫?
弥桑妖月点了点头,却未再多解释,自发髻中拔下金簪扎破手指,屈指一弹,将渗出的血珠弹进了下方坑中。
隔着蛛网铁网,鹿辞几乎寻不到那米粒似的蛊虫下落,只见那几只野猴在坑中灵活蹦跃,显得生机勃勃。
然而片刻之后,其中一只野猴忽然翻倒在地,浑身剧烈抽搐了起来,汩汩鲜血自眼、鼻、口中流出,继而身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凹瘪,转眼间便血肉化尽,只余一架白骨和周身猴毛!
鹿辞悚然瞠目,胸口忍不住剧烈起伏了起来,十年前一张张同门师兄弟垂死的面容在他脑中闪电般掠过,那些皱软瘪下的躯体和七窍流血的面颊如鬼魅般扼住了他的咽喉,令他呼吸霎时阻滞,心跳狂乱不已。
直至此刻他才终于明白弥桑妖月为何那般急着带他回来,又是究竟要让他看什么。
眼前这般景象,竟是和当年秘境瘟疫别无二致!
弥桑妖月见他神情已知自己所料未错,却还是向他确认道:你说的瘟疫,是否就是这般行状?
鹿辞深吸了口气强自平定心神,答道:是如此,但并没有这么快。
当年秘境弟子从染病倒下七窍流血到腐肉化尽至少也有好几日,并不似今日看见的这般迅猛。
弥桑妖月未言,低头看向坑中其余几只野猴,面色凝重道:剩下的这几只会在明日开始七窍流血,继而血肉腐化,数日之后,会变得与第一只一样只剩毛发白骨。
如此便与当年瘟疫症状完全吻合了。
鹿辞错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弥桑妖月低头看向手中金炉,像是在思考些什么,许久后才终于笃定道:我怀疑你所说的那场瘟疫根本就不是瘟疫,而是蛊患。它的源头可能就是这只蛊。
所谓蛊,是将蛇、蝎、蜈蚣、蟾蜍等数种毒物置于坛中,使其争斗互食,最终仅剩一只时便算养成。
一般来说,坛中放入的毒物越多,养成所需的时间越长,最终蛊物的威力也就越大。但碍于毒物难寻,上好的纯种毒物更是凤毛麟角,故大多养蛊之法都是以三种、七种或是十二种毒物入坛。
西南养蛊之家众多,而家家几乎都有个不成文的习俗,那便是在孩子出生之时养下一坛新蛊,就如同其他地域会为初生女儿埋下一坛女儿酒般,待其长大后开坛滴血,令蛊物认其为主。
弥桑一族作为养蛊之家的领头人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他们当年为这一代独女弥桑妖月备下的乃是一坛举世无双的千虫蛊以千种毒物入金坛相啖,耗时十八年养成。
在蛊坛开启之前,没有人知道留到最后的会是何种毒物,更没人知道养成的会是何蛊,但所有人都明白,能在千种顶尖毒物中厮杀至最后的一只蛊虫,其威力必然不容小觑。
十五年前,弥桑妖月年满十八,从藏灵秘境离洲回到了西南谷地。
随着她的归来,那封存十八年的千虫蛊坛也终于迎来了开坛之日。
那一日,在家人簇拥之下,弥桑妖月刺破手指挤出血滴做好令蛊物认主的准备,而后小心翼翼地揭开了独属于她的那只金坛。
然而,开坛后她探身一看,却是呆了片刻,因为那坛中看上去竟是空空如也。
就在她以为这坛中根本没有蛊物之时,一只形如米粒的蛊虫从坛底一跃而出,稳稳落在了她指尖的血滴之上。
甫一见那蛊虫,在场的所有长辈具是大喜过望这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虱蛊!
虱虫体型小,易隐蔽,本是最适宜做蛊之物,但也同样因其体小力弱,哪怕是在三虫蛊坛中也极难存活到最后,更诓论要在千种毒物中拼杀得胜。
千虫蛊已是稀有,千虫虱蛊更是万中无一!
蛊虫饮血,认主礼成。
从今往后它便成为了唯有弥桑妖月之血才能驱使之物。
新蛊在手,弥桑妖月自是要见识一下它的威力,而要验其威力则须试蛊。
彼时幻蛊仙宫尚不存在,但征召蛊奴乃是弥桑一族的惯例,所有蛊奴都被安置在弥桑家祖宅深处的密室之中。
那间密室的格局与如今仙宫的试蛊洞并不相同,只在入口处有几道摄蛊蛛网,其内所有蛊奴都在一处,并未单独隔开。
正因如此,那次试蛊的结果极为惨烈。
在中蛊的那名蛊奴眨眼间化为白骨后,弥桑妖月以为试蛊已毕,揣着满心骇然将虱蛊收入金炉带出了密室,却不料从第二日开始,密室中余下的蛊奴相继倒下,短短几日内便和最初的中蛊之人一样,化为了森森白骨。
直到那时他们才知道,这只虱蛊竟会钻入活物腹中啃食内脏,由内而外啖尽血肉,使得活物从七窍流血到皮肉无存,最终只余骨架。
更可怕的是,它还会自行繁衍。
周围活物越多,它产下的蛊子便越多,蛊子在周围活物体内孵化,长成后威力虽不如蛊母,但却也只是比蛊母啖食血肉的速度稍慢些许,使得猎物能够多苟延残喘几日。
一生十,十生百。
直至附近再无活物,蛊母才会陷入沉眠,而蛊子则会因缺食不再繁衍,并逐渐死去。
弥桑一族预料到了千虫蛊不容小觑,却万没料到竟会达到如此骇人的地步。
可想而知,这样的一只蛊若是流入民间,势必会造成一场千军万马都难以抵挡的灾难。
更重要的是,那会是连弥桑一族也无法控制的灾难弥桑妖月能够操纵的只有蛊母,一旦蛊母产下蛊子,即便弥桑妖月将蛊母召回,蛊子也一样会因周围活物未尽而继续繁衍,直至片甲不留。
若真到了那个时候,除了弥桑妖月能以蛊母之主的身份不受攻击以外,恐怕连弥桑一族的其他人也一不小心就会被其荼毒。
杀伤力如此巨大,不得不令人胆寒。
弥桑妖月当即便想将这虱蛊毁去,却不料竟被家中长辈一同制止。
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