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大明帝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67章 卢象升安定奴儿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崇祯将奴儿干的大部大军以及将领调走之后,卢象升手中的兵力已经不足三万。

一边要安抚奴儿干各部落。一边又要向北追寻鞑子逃跑的残余势力。

卢象升无奈,只得将从朝鲜征来的二万朝鲜军留在了奴儿干。

开春之后,奴儿干的气候渐渐变暖,朝廷的旨意卢象升也早已经收到。

不过,要让奴儿干不会成为朝廷的负担,却并不容易。

奴儿干面积辽阔,水源充足,但是却天气寒冷、人口特别稀少。

其中,汉人人口更是不足百分之一,一些部落人也多是隐居在北面的白山黑水之中,就连联系都非常难。

最主要的是,这些部落人都非常野,也不理会你朝廷是谁,谁的拳头硬,他们才会听谁的。

不过,在奴儿干南面的地方部落,因为鞑子的常年管束和奴役,这些部落基本上都处于各卫的管辖之内。

也就等于说,这些人是对于大明的管辖是非常愿意的,再加上鞑子战败之后,从各部落抽调了大量的壮丁。

这些部落的实力可以说是非常差的。

这些部落也就是明军打来之后,率先归顺明朝,并且进京朝拜的那些部落。

不过,最后崇祯也并未见这些部落首领,而是将此事全权交给了卢象升来处理,也表达了崇祯对卢象升的信任。

随后卢象升便上书,将黑龙江沿岸所设的卫所全部取消,重新打造三座大城,作为奴儿干个部落的贸易之所。

要知道,只要有了固定交换贸易的地方,就会有大量的人口涌入,也会有大量的商人进来。

这样,朝廷控制奴儿干就会更加容易,毕竟主动让人站出来和去找人,前者更有利于自己。

大明之前在奴儿干设立的卫足足有三百八十多个,所二十四个。

其中在黑龙江以及乌苏里江沿岸,就有卫所一百八十多个,卢象升将其中的一部分变成小城。

沿黑龙江两岸建造三座大城,诸多小城则分布在大城的周围,这样就可以将人口大规模的集中。

这样,朝廷只需要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三座大城之内,周围的各小城只需要维护治安就可以了。

沿两岸,黑龙江就是天然的贸易河流,可以加强商贸往来。

卢象升将这些愿意归顺的部落集中起来,先是让其答应帮忙筑城,再征调各部落的勇士充入朝廷大军。

随后许诺这些部落首领以及贵族,允许他们的子孙在各大城担任官员。

同时,也将会给予他们城中的土地,以供他们居住。

他们部落的子民在商贸往来之中,也不用缴纳赋税。

这样的条件,虽然还是让各部落首领有些不满意,因为毕竟一旦部落内的勇士都归明军掌握,那么他们部落就没有了自保的能力。

往后就只能跟着大明走,完全听大明的。

看到他们有些犹豫,卢象升直接将大棒抡了上去,明军几万的精锐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也不由得他们不听命于明军。

同时,卢象升听从崇祯的旨意,按照广西那边组建山林作战军队的方法,在奴儿干也开始组建。

之所以组建这些特殊军队,也是崇祯有自己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