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反派的爱意糊了一脸[穿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被反派的爱意糊了一脸[穿书]——炸牛奶(5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民书。宓葳蕤说了句,接着又仔细看了看内容,才说道,皇上明政,百姓知礼,乃伽邑之幸。

惠仁帝听罢,刚落下的笑又去而复返。

纵观历朝历代,上呈万民书的情形数不胜数,但这些万民书中,唯有惠仁帝眼前的这份,是在感念皇上恩德。

此前减赋拨粮,惠仁帝其实心中是有些不愿的。

若不是喻苏开口,又有宓葳蕤帮腔逼得他下不了台,他还想借此事拿捏一下秦越,免得秦越常年驻守边关,把心养大了。

可惜情势所迫,惠仁帝也只能顺势而为。

好在能以此笼络一下朝中武将,也不算白费功夫,且之后派去盯梢的人回禀,五皇子与国师并未私下勾.结。

这才让惠仁帝心里舒坦了些。

原以为此事已告一段落,谁知还会有这样的惊喜。

要说惠仁帝登基至今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便是他只能做一个平平无奇的守成之君。

可如今有了这万民书,便意味着他也能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留在惠仁帝心里最后的那点小疙瘩也随之消失。

朕能得到这份万民书,国师与五皇子功不可没。惠仁帝把话说得很漂亮。

臣不敢当。宓葳蕤不敢居功。

国师自谦了,朕知晓你心性淡泊,但有些事合该赏赐。惠仁帝不容反驳道,至于老五,没有母妃看顾,朕平日事务繁忙了些,竟是无人提醒朕封王一事,他就是太老实了。

若说心性淡泊,臣远不及五皇子。宓葳蕤意外开腔。

哦?惠仁帝提了几分精神,看过来,朕还是头一次听到国师夸赞朕的皇子。

微臣不过是有感而发。宓葳蕤坦然对上惠仁帝的目光,毫不避讳道,臣平日虽慎言慎行,但既堵不住耳朵,也管不了别人的嘴。近来宫中的风言风语频频入耳,臣置身事外都觉得颇为心烦,更不用说处于风口浪尖的五皇子,而五皇子却能如此豁达,实在令臣佩服。

惠仁帝面露怒色,一副被瞒在鼓里的样子。

风言风语?李忠,你倒是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李忠立马跪下。

皇上您别动怒,都是些嘴碎的东西,奴婢知晓后,已经派人敲打了一番,扰了国师的清静,还请国师恕罪。

老五这次受委屈了。惠仁帝叹了句。

宓葳蕤说完便保持了缄默。

殿内安静了片刻后,惠仁帝才再度开口:李忠,研磨。他洋洋洒洒地写下封王圣旨,圣旨中对喻苏极尽溢美之词。

不过才半年光景,惠仁帝似乎已经忘了封端王时对喻轩的偏爱,可见心思多变。

今封朕之五子喻苏为顺王,取平顺之意。

宓葳蕤带着圣旨去了羲和宫。

惠仁帝有意抬举喻苏,见宓葳蕤在便问他可愿代为宣旨,宓葳蕤求之不得,面上却不动声色,而李忠则被派去了工部,叮嘱工部尚书,务必赶在正月前让顺王入住顺王府。

在永华宫待了一个时辰,再出来,外边竟飘起了雪花。

到太医院之前,宓葳蕤与朱济善走得是同一条道,往常朱济善总是会与宓葳蕤斟酌接下来该如何用药,今日却有些走神。

直到朱济善一时不妨踩到薄薄的积雪上,将人扶住的宓葳蕤才打破了这份沉默,前辈,雪天路滑。

多亏你。

朱济善松了口气,捶了捶险些闪到的腰。

前辈,您这个岁数,最易受骨伤,走路时需得更小心些。

朱济善不服老,嘴硬道:老夫身板硬朗着呢。

宓葳蕤也不多说什么,就瞅了眼朱济善还扶着腰的手,意思不言而喻。

你师父说得果然没错,你这小子有时当真是一点都不讨喜。朱济善被噎得无奈得很。

不过这么一打搅,方才反复纠结不知该如何说的话,倒是没那么难以开口了。

如今皇上的身体,是不是并不如表面看着那样康健?

前辈心里不是已经有答案了么。宓葳蕤并未说透。

朱济善的一颗心直接沉到了谷底,打在脸上的雪花渗得他浑身冰冷,老人枯瘦的脸上隐隐露出些悲伤,他张了张嘴吐出几字:你也无法?

对于自幼便被灌输忠君之道的朱济善而言,皇上是天子,天子若有不妥,几乎与天塌没什么差别。

没有皇帝不喜欢忠臣,朱济善这样的臣子,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宓葳蕤面对他时,不会用假话来搪塞。

前辈应当知晓,天意不可违。

作者有话要说:猪猪牛奶屁颠屁颠回来了!

第123章(捉虫)

如宓葳蕤所言,朱济善的确已有预感。

此前在万和园避暑那次,朱济善就发现,他根据脉象病容对症下药后,惠仁帝只服了一次药,脉象便恢复到与常人无异。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便是扁鹊华佗在世,也不可能只用一副药便能药到病除,后续的治疗与调理短则三五日,多则甚至需要数月。

如此情形,由不得朱济善不多想,但彼时,他也只是心存疑惑。

直到前些日子惠仁帝夜里又发高热。

当日值守太医院的几名太医与他一道为惠仁帝开了方子,一剂药下去,惠仁帝脉象便恢复如常,但热度却丝毫不退。别的太医不知有万和园那次事情在先,朱济善却是再清楚不过。

当时,朱济善便心中大震。

这脉象根本与人之将死时,为提住气下了猛药后回光返照的表现并无二致。

再之后便去青云阁请了宓葳蕤来

那日过后朱济善想了许久,直到今日,才向宓葳蕤问出了方才的话。

朱济善的痛苦,不仅来源于固守的君臣之道,还有作为忠臣对国家兴替的担忧,太子至今未定,皇上对此事也极为抗拒,若是无力转圜,可会影响到伽邑国今后的国运?

前辈,立太子的确能安抚人心,但有些事不可强求,就像生死。伽邑国的气数远未到耗尽之时,前辈只需守住本心,静待明主便可。

充斥于天地间的大雪伴着风声,将宓葳蕤的话吞没其中,但走在宓葳蕤右侧的朱济善却听得分明。

前面不远处便是岔路口,朱济善与宓葳蕤相互行礼道别,只是今日,朱济善作揖的动作间多了几分郑重。

见朱济善如此,宓葳蕤知晓他已将此事想通。

虽为忠臣,却并不愚忠。

想必师父与前辈相交之时,也是看重了这一点,才会将他与喻苏的命数如实相告,且在自己性命不保之时,将有些事托付给了他。

雪愈发的大了。

宓葳蕤却并未撑伞,任由落雪打在肩头。

等他走到羲和宫时,放眼望去,视线所到之处已是银装素裹,朱红色的宫墙在雪色的映衬下,有种别样的风情。

宓葳蕤往里走了几步便看到站在廊下的安顺,不等他开口,安顺已经眼尖看到他小跑过来,国师大人,雪这么大,您怎得这会儿来了?

今日得皇上嘱托,特来宣旨。宓葳蕤将圣旨取出,五皇子这会儿可在殿内。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