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配的自我修养(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4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将我与阿慧夫妻说的格外重。

时砚心里好笑,面上不显,很惊喜的对王启红道:哎,你说我这脑子,怎么忘了还能找你们帮忙呢,我不是赁了村里的院子住吗?

村里都是自给自足,没人天天出来买菜,我寻思着将屋后的一块儿地给开了,种点儿蔬菜粮食,一来省了来回买菜的麻烦,二来也可省些银钱。

今日来就是买菜种子的。

本想各类种子都买一些,转了一上午也没买齐全。

王启红想说什么,周玉慧先开口:李大哥,这有什么!我们家刚好有一间杂货铺子,里面各类蔬菜粮食种子都有。

说着周玉慧没忍住对时砚吐槽道:我和相公从小到大就没种过地,相公他心肠软,上次不知被谁给忽悠的,花几百文大钱买了一麻袋奇形怪状的种子。

卖给他的人也说不清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拳头大小,土黄色,上面都发芽了,根本就没人敢吃。

王启红听周玉慧土对着时砚吐槽他,脸色有点儿泛红,心里微囧,但听到周玉慧大大方方的在外人面前唤他相公,又感觉甜蜜蜜的,手不知不觉就伸过去,握住了周玉慧的手。

时砚将一切尽收眼底,脸上满是笑意,对周玉慧道:你说的这东西我倒是在哪本书里见

过,一时又想不起来,不若王夫人你将东西卖给我。

我拿回去种着试试看,你也知道我从小干惯了农活儿,种出来能不能吃,找头猪来试试就行。

周玉慧大方的表示:这哪里用得着买?直接送给李大哥就是了,本来也打算过几天就扔了的。

王启红听时砚不知不觉将称呼从周姑娘变成王夫人,心里对时砚满意了两分,觉得这人还是十分有自知之明的。

于是也表态:李公子你千万别推辞,不嫌弃的话直接搬走吧,放在我家里是真没什么用,我问了很多人,都说不清楚那东西到底是何来历。

时砚笑眯眯的感谢两人:要是以后还有类似的种子,烦劳王公子帮我留意着些,你们也知道我出身农户,从小就对种地十分有感情,平日里读书累了,去地头转转,全当消遣。

想了下,又笑眯眯的补充:王公子,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叫你一声妹夫吗?

我与周老爷的关系你也知道,是真心将周姑娘当妹子疼爱的,一直称呼你王公子,显得有些生疏了。

王公子立马点头,将夫人与对面这个男人的关系按头认下了:当然,李大哥!

时砚心说,真好哄。这么容易就高兴了。

一顿饭热热闹闹的吃了,王启年见时砚穿的素净,鞋上还瞒着孝布,听闻时砚父亲这月刚去,十分体贴的又点了几道素菜。

末了真情实感道:也就本朝风气开放,圣上英明,才允许父母去世三月之后,就能参加科举。

若是在前朝,李哥你大好年华,可就耽搁在家里了!

时砚点头:圣上英明!

不得不说,确实英明,时砚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觉得本朝开国的那位,很有可能是拿了龙傲天剧本的穿越者。

例如父母去世,朝臣需丁忧三年的政策,在本朝就没有,要不要停职留薪,都是看皇帝的心情。

若是皇帝觉得你这人还有用,最多给你放半个月丧假,假期结束,麻溜儿的来上班。

若是皇帝觉得你这人不中用,那很好,去丁忧吧,三年起步,可能一辈子都无起复的希望。

总之就是非常的随心所欲。

但到了民间,就体现在家

中父母去世,守孝三月,便可自行参加科举。

与前朝相比,开放的不像话。

夫妻二人带时砚去了他们家的杂货铺,时砚在里面挑了不少种子,非常神奇的是,竟然在一筐绿豆种子里,发现了不少西红柿种子。

王启红面色不虞,唉声叹气道:我盘下这间杂货铺不久,很多商品来源还不稳定,这绿豆是家里亲戚介绍的熟人供给的,谁知道他会拿这种货以次充好的欺骗与我呢!

说是南边儿来的上等绿豆,但大哥你瞧瞧里面掺杂的东西,根本就认不出是什么草籽儿!简直欺人太甚!

周玉慧也跟着叹气:这若是货少,还能让家里人用筛子筛出来,但一进货就是好几车,还不知道请人要搭进去多少银钱呢!

时砚仔细观察一番,发现确实是西红柿种子,于是笑着对王启红道:妹夫,我瞧着这不像是草籽儿,你若是让人筛出来的话,也别丢,收集起来,我跟你买。

就按照绿豆的价格买,不让你吃亏!

王启红连连摇头:这怎么行?这不是瞎占你便宜吗!?

夫妻二人非说要送给时砚,时砚提个钱字,两人就跟时砚急眼:本来也是要请人帮忙筛出来的,跟李哥你要钱,我们夫妻成了什么人了?

被岳父知道怕不是要提着鞭子亲自上门找我们讨说法!

等回头全部筛完了,我就让人给你送过去!

时砚心说,不给钱也行,将来种出来到底是什么造化还说不准呢,将来在说。

于是雇了辆牛车,又买了一车零零碎碎吃的用的,顺便将木匠打好的桌椅板凳绑在牛车后面,拉拉杂杂一大堆。

将牛车挤得满满的,上面高的冒头,用草绳捆可好几道,若是这里限高的话,时砚想,他们这车东西肯定要被罚款。

车板上实在没地方去,时砚只能和车夫一起挤在车沿上聊天。

车夫是个实诚人,除了心疼自家牛外,什么都没说,临了时砚多给了车夫三个铜板,车夫笑的见牙不见眼。

一个劲儿跟时砚说:小相公下次需要,还来东城找小老儿,小老儿给你便宜!热情的帮着家里那两个一起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

临走时时砚还听见老头儿嘀咕:小相公是个脾气好的,就是这家里兄弟吧,一个出家当和尚,一个出家当道士,着实奇怪。

没错,时砚对外的说辞,和尚道士全都是他兄弟。

只不过是异性兄弟这点,别人不问,他也不说,就算是误会了,也不是他有意引导的。

第77章馋哭小孩

时砚三人算是在桃花村出名了,本身就是新搬来的,受到的关注度就多一些。

何况这家兄弟三人实在奇葩。

大哥刘全是个道士,一张娃娃脸笑起来十分讨喜,二十三的人,看起来也就十七八的样子。

能说会道,经常将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哄得团团转,就连村口七八岁的小姑娘,嘴里也没少念道士的好。

二哥时砚是个书生,还是个秀才相公,整天嚷嚷着明年要参加乡试,可那屋子里一共就三本书,其中两本就是装样子的,根本没见翻阅过。

本人一天到晚在院子枣树下晒太阳睡觉。村人来来往往路过,就没见过那位相公看过一眼书。

三弟王安是个和尚,五大三粗,笑起来能将吃奶的娃吓哭,一把子力气没处使,一天到晚提着个锄头在房前屋后翻地。

翻完了地又开垦新地,一到一个月,时砚家房前屋后能翻的地都被和尚给翻过了一遍,种上了不知是何物的种子。

和尚和道士的全名儿至今没几个人知道,大家都习惯用他们的职业称呼二人。

就这样三个人住在一起,能不叫人觉得稀奇吗?

何况这家人大方,桌上常年摆着两盘点心瓜子,谁进去了都能抓一把,主人家也不说,村里人就更爱往这家跑。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