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敲响时砚家院门,没想到出来开门的是一个人高马大,肌肉虬结,头顶的发茬不到一寸,长相凶狠的男子。
身后的护卫吓了一跳,知州忙道:小和尚,你怎么这幅打扮?
王安认出了来人是知州,嘿嘿一笑:家里饭菜太好吃,我就还俗啦!
知州哭笑不得:本官与长辈出来游玩,路过此地,来你见看看!
王安将几人迎进门:我家刚好吃饭呢,您进来一起尝尝吧!我大哥最近做饭可好吃了!
被称为老爷的人算是看出来了,眼前的大汉就是看着长的凶而已,本身还是个没长大憨憨,性子着实憨厚。
将人迎进来,王安朝厨房方向大喊:大哥,二哥,家里来客人了!快出来!
说话间隙,知州几人已经被王安引着朝厨房方向而去。
出来的刘全没好气道:来客人你怎的将人往厨房引?还有没有礼数了?
王安嘿嘿一笑:别人来了,我还舍不得在咱们吃饭的时候往厨房引呢,这也就是知州大人
一碗粥没喝完的时砚出来刚好听到王安这般说,无奈的对知州拱手行礼:家中小弟无状,冲撞了大人,还请见谅!
知州还没说什么,倒是他身后的老爷突然开口:听你家中小弟说,你家的饭菜十分可口,要请我们吃饭呢!
知州给时砚介绍:这是我家中长辈,你们称呼老爷就就行。
见状,时砚就知道来人身份不简单。
那位老爷颇有兴趣的指着他身后的厨房道:你们怎的这个时辰才吃饭?
边说边饶有兴趣的走进了厨房。
一行人没办法,只能跟着这位老爷一起
进去。
时砚在老爷身边回答:乡试结束后,我身子不适,回来睡了两日,这几日的作息有些颠倒,调整不过来。
一进屋,几人就被厨房浓郁的香味儿给吸引了。
时砚请两人坐下,二人的目光就没从桌上的饭菜移开过。
得了,这还真是来吃饭的,没其他目的。
将桌上的碟碗收起来:二位想来也饿了吧,让我大哥在炒几道小菜,家里中午蒸了不少米饭,米饭配菜,咱们一起吃吧!
知州快速点头:那多不好意思。
老爷笑眯眯道:麻烦李小哥了。
时砚:无碍。
时砚家的厨房非常大,中间有个隔断,连通两边的是一扇小门。
一边儿放置饭桌,供几人平时吃饭。
另一边儿是灶台案板水缸,平时做饭就在那里。
时砚这边吩咐一声,隔壁的王安刘全两人很快就行动起来,刺啦一声青菜下锅的声音传来,随之浓郁的香味也跟着飘过来,不仅屋内的二人没忍住喉头微动,就是留在外间的守卫鼻子也跟着抽动。
知州不得不开始主动找话题转移注意力:李秀才,方才在门口,听你家小弟说,他还俗了?
时砚非常诚实的点头:本来二人就不是真心出家,自从年前我托村人帮忙打了一口铁锅,大哥他开始研究炒菜后,两人每天鱼肉不断,彻底断了出家的念头。
这时厨房传来有一阵酸酸甜甜,味道浓厚的味道,知州没忍住,将心里话给秃噜出来:要是每天吃的饭菜都这般香,脑壳有疾才想出家。
时砚:
知州说完才发现自己失言,小心翼翼观察身边老爷的神色,见老爷面上并没有恼意才放下心来。
方才听闻你参加了本次乡试,感觉如何?知州身边的老爷突然开口问时砚。
时砚想都没想道:考场内的臭号要是能搬到战场上,我相信没几个敌人能长期忍受那种味道!
时砚说完,脸色苍白,喉头微动,又一次想到了贡院内的场景,生理性想呕吐一下。
他这变化实在太明显,二人想不发现都难。
那位老爷不可置信道:有这般严重吗?
时砚起身,朝两人摆手,出了屋,生理性呕吐了两下,深吸几口新鲜空气,感觉好多了,才回到屋子,回答那位老爷的问话。
在下一个在农村长大之人,什么苦活儿累活儿脏活儿没干过?但贡院的臭号,真的是平生所见之最!
说完没忍住又跑去外面深呼吸新鲜空气。
留下知州大人和他家老爷面面相觑。
知州无辜苦笑:臣当年运气好,科举时从未遇到过臭号,并不清楚。
第82章打赌
就算有时砚这个十分倒胃口的存在,知州大人和与他一起来的老爷,在饭菜上桌后,吃的那叫一个美滋滋。
除了两人十分矜持,保持了应有的用餐礼仪外,速度是一点儿不慢,几盘菜很快被吃的干干净净。
尤其是其中一道糖醋排骨,刘全用家中熟透的西红柿做汁子,酸中带甜,甜中含酸,酸甜适宜,比直接用醋温和了许多,非常得二人的喜欢。
两人一顿饭吃过,碟子不比当初王安刘全二人干净多少。
被称为老爷的人还要矜持一下,但知州大人就不必在意这么多了,直接将红果炖土豆剩下的汤汁倒进碗里拌饭,吃的呲溜呲溜响,惹得他身边的老爷看了他好几眼。
可惜一心扑在吃饭上的知州大人,根本就没注意到。
舒舒服服的搁下碗筷,才有空想其他的:李秀才,你家土豆不是当日全被本官带回衙门了吗?怎的还有土豆吃?
时砚笑眯眯解释:后来我三弟想将地平整一番重新种些菜,没想到地里还有不少当日遗留的土豆
那位老爷却是不在意这些的,只想知道一件事:你家这糖醋排骨里放的是什么调味品?酸酸甜甜十分美味,绝对不是陈醋与白砂糖!
说的十分肯定,可见是吃惯了昂贵的白糖之人。
时砚从厨房案板上拿出几颗西红柿给两人看:新得的种子,我拿回家试着种了些,没想到味道意外的不错,做菜做汤,凉拌,生吃都可。
因其成熟后,色泽红艳,我们家将之称为红果。
那位老爷拿了一颗在手里把玩,像是回味了方才的美味,眯着眼道:不错。
时砚眼见两人吃撑了,于是带两人去外面走几步,消消食。
知州指着时砚院子里的暖棚道:李秀才你家这个暖棚有些敷衍,本官瞧着还有漏风的地方,冬天可不适合养花!
时砚笑眯眯解释:不种花,种几颗青菜,冬天有一口新鲜的吃食,让人吃的舒心就够了。
知州旁边的老爷却道:不见得吧,这么大棚子,种菜你们三人可吃不完。
时砚被质疑了也不生气,掀开暖棚的一角让两人往里面看:去年
秋天新得了一些种子,学生性子急,等不到开春就给种下去了,只能搭个暖棚帮助作物过冬。
知州与他身边的老爷二人,透过时砚掀起的缝隙往里看,觉得十分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