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配的自我修养(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0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完全失去自主选择权,没了自由,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

之后因为足够乖巧听话有情趣,被高官养在津城某个角落,做对方见不得人的外室。偏那高官有不可言说的癖好,动辄打骂,言行粗暴,沈明心被对方折腾的去了半条命。

期间逃过两次,被对方抓回去后,打的剩下一口气,又送去医院治疗,彻底让沈明心歇了逃跑的心思。

直到津城不敌,高层连夜逃亡海外,顾不上沈明心这么一个玩意儿,安城人攻破津城后,妇女救济会才在家中找到赤裸裸被捆绑成羞耻姿势晕过去的沈明心。

救济会将她当成被旧社会迫害的窑姐儿,每日组织大家读书念报,学习,做手工,鼓励大家自力更生,反抗压迫,走出旧社会带给大家的禁锢。

沈明心混迹其中,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时砚的消息,直接找上门来,要求时砚奉养她,每月至少给她一半儿工资,再给她在平城置办一套三进院子,雇一个伺候她的保姆,否则她就将两人之间的关系广而告之。

用沈明心的原话来说:你现在可是个体面人,以后成家立业都是要门当户对,对方不是高官家庭就是书香世家,我就不信他们能接受你有一个当过窑姐儿的妈!

不想丢这个人,就乖乖按照我说的做。

时砚是能受威胁的人吗?

当然不是!但他只将人赶出去,一个都没动。

这不,现下人终于凑齐了,时砚就不客气,直接对时云道:他们之间不是还有些账没算清楚吗?

那就好心帮他们安排一下,免得同在平城,却无从得知对方的消息。

不止时云,就连时临都觉得头皮发麻,让沈父,沈明心还有温到缘三人生活在一起,那将是什么灾难现场?不仅三人没有安宁日子过,恐怕整条巷子也要开始走向热闹了。

时云给时砚竖大拇指:哥,怪不得当时你不让我动这几人,原来你早就想好了,在这儿等着呢!论深谋远虑,还要数你!

时砚最深谋远虑的可不止这一件,同年,王主任退休,在他退休后,国家正式成立了卫生部,时砚任第一任部长。

上任后,大力推进卫生医疗事业改革,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确保弱势群体享受医疗服务,降低医疗价格。

同时在预防重大疾病方面确定了非常明确的标准,一整套流程近乎严苛,为此花费巨额资金。

针对一项几乎不存在,或者说不知道未来什么时候会发生的事情做这许多,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招来一片反对之声。

这些声音都被时砚的强硬手段压下去。

但之后的事情,包括一年后沪城爆发的甲型肝炎,两年后青省爆发的大面积鼠疫,三年后安城爆发的肺结核,江省爆发的猩红热等等,这些让当时人听了就头皮发麻的病症,都因为这一套近乎严苛的手段,将一切掌握在可控范围内,甚至用了极短时间,就寻根溯源,找出源头,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外界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处理了。

第277章结束

随着一系列事情的爆发,政府部门逐渐深刻认识到现有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整个体系中存在的漏洞。

此时的医疗卫生市场依旧出于混乱状态,药品市场价格虚高,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人提出由政府部门主导,规范医疗市场价格和水平,重点降低药品价格。

时砚没有打击这些人的积极性,说到底,卫生部不是哪一个人的卫生部,将来还是要交到下一代人手中的。

很快,自上而下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医疗价格,意在规范整个医疗行业行为标准,从而降低底层百姓看病成本。

但很快问题就出来了:这是动了整个行业的蛋糕了,降低价格,直接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同时我们的药品监管机构并不完善,存在重大纰漏,药品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这两月以来,下面已经汇报上来上百起因为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事情不能继续这么下去!

时临作为平城第一制药厂的厂长,对整个行业发生的震动非常清楚:前天副厂长还拐弯抹角的问我,下面的厂子都缩减成本了,我们是不是也适当缩减一下。

你说还能怎么缩减,不就是要粗制滥造,生产不合格药品吗?

我一生气,就直接让人滚回家反省去了。这事儿我们不管不行!

时临这个厂长平时主管研发,厂子的管理就交给副厂长,但说到底,由于第一制药厂的特殊性,副厂长就是个给厂长打工的。

时砚自然想到了这个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牵扯,强制性规范价格,势必出现质量问题。

阻力不仅来自外界,还来自内部。

但:越是这样,越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借此机会完善监管机制。

经此一事,新的医改方案正式出炉,根本上从重治疗向重防御转变。提出全面建立医保体系,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同时,基本药物制度方案开始实施。(1)

同时加大医疗工作者的绩效奖励占工资比重,鼓励多劳多得。

当时国内的医疗事业正是起步阶段,千难万难,很多急需药品需要大量进口,常年因为某一种药的进口数量和价格,与对方国家一谈判就是好几年。

时云就长期负责这类事情,经常被对方的狮子大开口气的要死又要笑脸相迎,回来后经常对时砚私底下说:以前听人说弱国无外交,还没太大感受,毕竟离我太远,真体会到的这一天,才知道是怎样一种复杂的感受。

时临就在旁边安慰时云:阿云你别着急,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这次谈判的药咱们自己就能生产了,现在已经进入三期临床实验阶段,很快的。

时云被时临逗的不行,时临这几年经常说的就是这句话,别着急,很快的。

为了帮助时砚和时云,时临成了一个常年身居实验室,就是顶头上司的上司想找他说什么,也得亲自去实验室外面等着才有可能见到人。

为了加快进度,时临不得不亲自带几个学生,很多事情都没时间亲力亲为,只能交给学生去处理。

但学生很多时候和他没有那种什么都不需要说,只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他意思的默契,要说最能合得来的,还是他们兄弟二人了。

于是时砚问他:上次那个女学生怎么样了?

时临现在是三十大几,接近四十岁的光棍儿,人虽然整天待在实验室里,但人家头不秃,眼不花,没有大肚腩,也没有理科男的寡言少语,熟悉之后好相处的很,面上和二十五六的小伙子不差什么,让人不得不感叹闻家基因的强大,一个个都像是不会老似的。

事业上,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医药方面专家,这几年因为研究出不少新药,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家庭上,哥哥是炙手可热的卫生部部长,妹妹在外交部接手的案子做的有声有色,本人是闻家唯一的儿子,除了没时间结婚外,一切都完美的不像话。

因此,总有各种不死心的小姑娘,想挑战高难度,拿下时临这朵高岭之花,温柔小意贤妻良母类型走不通,因此有人另辟蹊径,努力学习,成为时临手底下的学生,想和他在事业上有共同语言,在生活上能互相扶持,借此走进他的生活,来一段轰轰烈烈的师生恋。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